本技術涉及aoc光模塊,具體涉及一種10g或25g?aoc光模塊。
背景技術:
1、傳統(tǒng)10g或25g?aoc光模塊中帶光纖lc陶瓷插芯的光口端與透鏡的lc光口相插接以后再在lc光口的出口處點一點膠水,以將帶光纖lc陶瓷插芯與透鏡的lc光口粘接固定,如圖1所示,該方案存在以下缺點:由于aoc模塊尺寸受限,帶光纖lc陶瓷插芯的尾纖不可避免受到彎曲應力的影響,其彎曲力會產(chǎn)生向上或向下的力,如圖2所示,因帶光纖lc陶瓷插芯與透鏡的lc光口以膠水單點固定,在杠桿原理下輕微的力帶動帶光纖lc陶瓷插芯產(chǎn)生輕微的傾斜角度,導致帶光纖lc陶瓷插芯的纖芯與透鏡的lc光口之間出現(xiàn)微小間隙和錯位,從而讓光功率和光回損惡化,導致部分產(chǎn)品性能不良,特別是高低溫下會放大性能不良的比例。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10g或25g?aoc光模塊,以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
2、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10g或25g?aoc光模塊,包括:透鏡以及帶光纖lc陶瓷插芯,帶光纖lc陶瓷插芯的光口端插入透鏡的lc光口內(nèi),lc光口的出口處點用以將帶光纖lc陶瓷插芯與lc光口粘接固定的膠水,lc光口的外周面上于帶光纖lc陶瓷插芯的上方及下方各開一個通孔,通孔處于lc光口的出口與帶光纖lc陶瓷插芯的光端口端面之間,通孔內(nèi)點用以將帶光纖lc陶瓷插芯與lc光口粘接固定的膠水。
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lc光口上額外開兩個通孔,且兩個通孔內(nèi)均點膠水以將帶光纖lc陶瓷插芯與lc光口粘接固定,再結(jié)合lc光口出口處所點膠水,使得帶光纖lc陶瓷插芯與透鏡的lc光口之間在長度方向具備3個點膠固定點,讓固定效果更好,以避免在杠桿原理下因輕微的力帶動帶光纖lc陶瓷插芯產(chǎn)生輕微的傾斜角度,從而導致帶光纖lc陶瓷插芯的纖芯與透鏡的lc光口之間出現(xiàn)微小間隙和錯位讓光功率和光回損惡化,大幅度提升良率,特別適用于透鏡光路容差小的產(chǎn)品。
4、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5、進一步,通孔的孔徑為0.4mm~0.8mm。
6、進一步,通孔為錐形孔,錐形孔的大徑端朝外。
7、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為:方便向通孔內(nèi)點膠。
8、進一步,lc光口上所開的兩個通孔同軸分布。
9、進一步,lc光口上所開通孔處在其長度方向的中心點附近。
10、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為:若通孔離lc光口出口處太近,則杠桿力臂仍然比較長,若通孔離帶光纖lc陶瓷插芯光口端端面(即最右側(cè)的端面)太近,則有溢膠堵死纖芯的風險,而選擇讓lc光口上所開通孔處在其長度方向的中心點附近,可以有效減緩杠桿力臂長度,以大幅度提升固定效果。
11、更進一步,lc光口上所開通孔距其出口的距離大于1.5mm,lc光口上所開通孔距帶光纖lc陶瓷插芯光口端端面的距離為1mm~1.5mm。
1.一種10g或25g?aoc光模塊,包括:透鏡(1)以及帶光纖lc陶瓷插芯(2),所述帶光纖lc陶瓷插芯(2)的光口端插入透鏡(1)的lc光口(110)內(nèi),所述lc光口(110)的出口處點用以將帶光纖lc陶瓷插芯(2)與lc光口(110)粘接固定的膠水(3),其特征在于,所述lc光口(110)的外周面上于帶光纖lc陶瓷插芯(2)的上方及下方各開一個通孔(111),所述通孔(111)處于lc光口(110)的出口與帶光纖lc陶瓷插芯(2)的光端口端面之間,所述通孔(111)內(nèi)點用以將帶光纖lc陶瓷插芯(2)與lc光口(110)粘接固定的膠水(3)。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10g或25g?aoc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1)的孔徑為0.4mm~0.8mm。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10g或25g?aoc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1)為錐形孔,錐形孔的大徑端朝外。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10g或25g?aoc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lc光口(110)上所開的兩個通孔(111)同軸分布。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10g或25g?aoc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lc光口(110)上所開通孔(111)處在其長度方向的中心點附近。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10g或25g?aoc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lc光口(110)上所開通孔(111)距其出口的距離大于1.5mm,所述lc光口(110)上所開通孔(111)距帶光纖lc陶瓷插芯(2)光口端端面的距離為1mm~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