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光源生產(chǎn)技術。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LED杯狀燈的生產(chǎn),都需要將LED燈珠以及透明封蓋通過黏膠分別固定在燈杯里面以及燈杯敞口上,以便將LED燈的電路板密封在燈杯里面。已有技術都是人工用黏膠噴槍將黏膠噴射在連接位置上,這樣的生產(chǎn)方法容易造成黏膠布設不均勻、粘結質量不穩(wěn)定,而且效率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黏膠布設均勻、粘結質量穩(wěn)定,而且效率高的燈杯燈珠及封蓋連續(xù)固定裝置上的燈珠上膠機構。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上的前后移動裝置、由前后移動裝置帶動的黏膠噴槍及動力轉輪。
工作時,帶有燈杯的燈座移動到本發(fā)明技術的作用范圍內(nèi),前后移動裝置帶動黏膠噴槍及動力轉輪前行,使動力轉輪靠在燈座上帶動燈座轉動,同時,已經(jīng)移動到燈座處的黏膠噴槍對著燈杯內(nèi)的燈珠線路板與燈杯內(nèi)側壁的連接處噴射黏膠,使燈珠線路板與燈杯內(nèi)側壁粘結并將縫隙密封,或者,黏膠噴槍對著燈杯口的沿燈杯周壁設置的蓋板承托階梯噴射黏膠,然后在下一工序中蓋上蓋板。
由于是在轉動著的燈座內(nèi)用黏膠噴槍噴膠,這樣,就能沿燈杯周邊全部噴膠,保證了噴膠的均勻及有效,保證了噴膠的質量,同時也提升了效率。
本發(fā)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黏膠布設均勻、粘結質量穩(wěn)定,而且效率高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帶有燈杯的燈杯夾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2所示,本發(fā)明包括機架1、設置在機架1上的前后移動裝置c1、由前后移動裝置c1帶動的黏膠噴槍c2及動力轉輪c3(由電機帶動轉動轉輪轉動),前后移動裝置c1包括設置在機架1的固定柱1a上的帶有第一導孔c11的座c12和第二導柱c13(通過導柱座1b固定在固定柱1a上)、沿第一導孔c11移動的第一導柱c14、帶動第一導柱c14移動的第一動力c15(第一動力c15是氣缸,氣缸c15的活塞桿c16連接在座c12上,氣缸體固定在第一導柱c14的氣缸固定座c17上)、沿第二導柱c13移動的滑塊c18、帶動滑塊c18移動的第二動力c19(第二動力c19是氣缸,該氣缸c19的氣缸體固定在導柱座1b上,該氣缸c19的活塞桿c20連接在第二導柱c13上面的滑塊c18上),黏膠噴槍c2固定在第一導柱c14上,動力轉輪c3固定在滑塊c18上,在導柱座1b與滑塊c18間的第二導柱c13上套接有彈簧c21,沿第一導孔c11移動的第一導柱c14由上往下斜對著燈座a內(nèi)所放置的燈杯B內(nèi)的燈珠線路板B2與燈杯B內(nèi)側壁的連接處(如圖2所示),與動力轉輪c3對用的燈杯夾a的燈座身部設置有摩擦輪a4,彈簧c21的作用是當氣缸c19釋放拉力時,在彈簧c21的作用下,推動滑塊c18前行,以便動力轉輪c3以一定的壓力靠在摩擦輪a4上帶動燈座a轉動,還設置有黏膠噴槍c2的噴嘴清潔器,噴嘴清潔器包括前后動力驅動機構c4(包括固定在機架1的固定柱1a上帶有導孔c41的座c42、沿導孔c41移動的導柱c43、帶動導柱c43移動的動力c44(動力c44是氣缸,氣缸c44的活塞桿c45連接在座c42上,氣缸體固定在導柱c43的氣缸固定座c46上))、由前后動力驅動機構c4驅動的塑料刮c5(塑料刮c5連接在導柱c43上)及位于塑料刮c5下面的小容器c7,黏膠噴槍c2噴完黏膠后,前后動力驅動機構c4驅動塑料刮c5前行并靠在黏膠噴槍c2的噴嘴上,然后,第一動力c15帶動第一導柱c14斜向上移動,帶動黏膠噴槍c2的噴嘴斜向上移動,塑料刮c5將掛在黏膠噴槍c2的噴嘴上的多余的黏膠刮到下面的小容器c7內(nèi),以避免凝固的黏膠將黏膠噴槍c2的噴嘴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