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鑄鋼件加工,特別涉及一種鑄鋼件生產用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1、鑄鋼件冷卻不僅影響鑄件的尺寸精度和內部質量,還直接關系到鑄件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在鑄造過程中,鑄件的溫度通常很高,需要通過冷卻處理來消除鑄件內部的殘余應力和裂紋,提高其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通常常見的冷卻方式為自然冷卻、水冷、風冷、液態(tài)金屬冷卻和鑄造余熱冷卻。其中當鑄鋼件的某些細小部位無法設計冷卻水道進行水冷時,風冷是一個有效的替代方案。風冷通過鼓風機鼓風或壓縮空氣來實現對鑄件的冷卻?,F有的風冷裝置大多采用水平傳輸帶配合鼓風機的方式對鑄鋼件進行冷卻,而這種裝置密封性不高,對風流向的利用性差,使部分風沒有接觸到鑄鋼件就流出設備外,使鑄鋼件冷卻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鑄鋼件生產用冷卻裝置,解決現有風冷裝置密封性不高,對風流向的利用性差,使部分風沒有接觸到鑄鋼件就流出設備外,以及使鑄鋼件冷卻效率不高等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鑄鋼件生產用冷卻裝置,包括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內部同軸心設置有內殼體,所述外殼體和內殼體下方固定有底板,上方固定有頂板,所述內殼體內部空間設置為送風倉,外殼體和內殼體之間的空間設置為冷卻倉,所述送風倉底部的底板上安裝有進風風機,所述冷卻倉頂部的頂板上安裝有出風風機,所述冷卻倉內沿螺旋軌跡設置有下料輥,所述下料輥通過中心轉軸轉動,所述轉軸兩端分別與外殼體和內殼體固定,所述下料輥頂部連接有進料滑板,底部連接有出料滑板,所述進料滑板和出料滑板末端延伸至外殼體外部,所述內殼體開有通氣孔,使送風倉和冷卻倉相通。
4、優(yōu)選的,所述內殼體內部中心設置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頂部與頂板固定,底部懸空。
5、優(yōu)選的,所述中心柱底部形狀為錐形頭。
6、優(yōu)選的,所述中心柱與內殼體之間固定有螺旋型的導風板。
7、優(yōu)選的,所述通氣孔位于送風倉的一端設置有導風帽,所述導風帽與內殼體內側面固定。
8、優(yōu)選的,所述導風帽開口朝向與內殼體徑向相切,所述通氣孔方向與導風帽開口朝向一致。
9、優(yōu)選的,所述底板底部固定有支撐腿。
10、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1、1、外殼體有底板和頂板連接,密閉性高,不易使風量流失,鑄鋼件通過下料輥采用螺旋下滑的方式移動,期間通過進風風機從底到高的通氣孔,便于對螺旋下滑的鑄鋼件冷卻吹風,且吹風冷卻時間久,使風流向的利用性高,提高鑄鋼件冷卻效率;
12、2、進風風機通過螺旋式的導風板能夠使風向呈螺旋式上升,并通過導向帽進入冷卻倉內,使進入冷卻倉內的風向也形成螺旋狀,提高鑄鋼件冷卻效率。
1.一種鑄鋼件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體(1),所述外殼體(1)內部同軸心設置有內殼體(2),所述外殼體(1)和內殼體(2)下方固定有底板(3),上方固定有頂板(4),所述內殼體(2)內部空間設置為送風倉(5),外殼體(1)和內殼體(2)之間的空間設置為冷卻倉(6),所述送風倉(5)底部的底板(3)上安裝有進風風機(7),所述冷卻倉(6)頂部的頂板(4)上安裝有出風風機(8),所述冷卻倉(6)內沿螺旋軌跡設置有下料輥(9),所述下料輥(9)通過中心轉軸(10)轉動,所述轉軸(10)兩端分別與外殼體(1)和內殼體(2)固定,所述下料輥(9)頂部連接有進料滑板(11),底部連接有出料滑板(12),所述進料滑板(11)和出料滑板(12)末端延伸至外殼體(1)外部,所述內殼體(2)開有通氣孔(13),使送風倉(5)和冷卻倉(6)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鋼件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殼體(2)內部中心設置有中心柱(14),所述中心柱(14)頂部與頂板(4)固定,底部懸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鑄鋼件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14)底部形狀為錐形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鑄鋼件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14)與內殼體(2)之間固定有螺旋型的導風板(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鋼件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孔(13)位于送風倉(5)的一端設置有導風帽(16),所述導風帽(16)與內殼體(2)內側面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鑄鋼件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帽(16)開口朝向與內殼體(2)徑向相切,所述通氣孔(13)方向與導風帽(16)開口朝向一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鋼件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底部固定有支撐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