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送料機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閥芯逐根送料機構。
背景技術:
1、閥芯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通過磨削的工藝對閥芯表面進行精加工,以使其表面符合工藝的精度要求。如果磨削時同時送入多根閥芯,那么閥芯之間會相互干涉,使得表面破壞,造成產品不合格。而現有的送料機構,無法保證逐根送料。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公開了一種閥芯逐根送料機構,包括送料組件和輸送組件,利用所述送料組件將閥芯逐根送入所述輸送組件,利用所述輸送組件將閥芯送入磨削機設備內;
2、所述送料組件包括第一支架、料斗、第一送料板、第二送料板、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所述料斗用于盛放閥芯,所述第一送料板疊放在所述第二送料板上,所述第二送料板疊放于所述料斗的一側板內壁,并且所述側板的內壁為斜面,利用所述第一驅動件和所述第二驅動件分別控制所述第一送料板和所述第二送料板沿所述側板上下往復移動,所述第一送料板的上端設置托舉部,利用所述托舉部托舉閥芯向上移動;所述第二送料板上貫通設置容許單根閥芯通過的第一導料槽,利用所述第一送料板將閥芯送入所述第一導料槽,并利用所述第二驅動件帶動所述第二送料板向上移動,以帶動閥芯移動至高于所述料斗的所述側板,使得閥芯逐根落入所述輸送組件內。
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驅動件、所述第二驅動件為氣缸。
4、進一步地,所述料斗的底部設置有導孔,攪動桿滑動設置在所述導孔內,所述攪動桿與所述第一驅動件連接,利用所述第一驅動件驅動所述攪動桿與所述第一送料板同步上下移動;所述攪動桿至少設置一根。
5、進一步地,所述攪動桿間隔設置兩根。
6、進一步地,所述托舉部為向所述第二送料板傾斜的斜面。
7、進一步地,所述托舉部的側邊設置卸料部,所述卸料部為向所述料斗內腔傾斜的斜面;利用所述卸料部以防止位于所述卸料部處的閥芯跟隨所述第一送料板向上移動。
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料槽的厚度僅能堆疊一根閥芯。
9、進一步地,所述輸送組件包括皮帶輸送機和導料板,所述導料板安裝在所述皮帶輸送機上,所述導料板上開設向中間匯聚的第二導料槽;利用所述第二導料槽引導閥芯落至所述皮帶輸送機上且沿著所述第二導料槽的長度方向移動。
10、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1、本實用新型巧妙地利用兩塊送料板,交替運行,并在送料板上設置托舉部和導料槽,相互配合,實現閥芯的逐根送料,有效避免多根送料造成閥芯不良率的提高。
1.一種閥芯逐根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組件和輸送組件,利用所述送料組件將閥芯逐根送入所述輸送組件,利用所述輸送組件將閥芯送入磨削機設備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芯逐根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件、所述第二驅動件為氣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芯逐根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底部設置有導孔,攪動桿滑動設置在所述導孔內,所述攪動桿與所述第一驅動件連接,利用所述第一驅動件驅動所述攪動桿與所述第一送料板同步上下移動;所述攪動桿至少設置一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閥芯逐根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攪動桿間隔設置兩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芯逐根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舉部為向所述第二送料板傾斜的斜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芯逐根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舉部的側邊設置卸料部,所述卸料部為向所述料斗內腔傾斜的斜面;利用所述卸料部以防止位于所述卸料部處的閥芯跟隨所述第一送料板向上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芯逐根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料槽的厚度僅能堆疊一根閥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芯逐根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組件包括皮帶輸送機和導料板,所述導料板安裝在所述皮帶輸送機上,所述導料板上開設向中間匯聚的第二導料槽;利用所述第二導料槽引導閥芯落至所述皮帶輸送機上且沿著所述第二導料槽的長度方向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