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行車設(shè)備更換領(lǐng)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更換冶金大型鑄造吊車輪組的裝置。
背景技術(shù):
首鋼京唐公司煉鋼部共有10臺480/80T鑄造吊,主要負(fù)責(zé)鋼包倒運、轉(zhuǎn)爐兌鐵以及翻倒鋼渣等工作,是煉鋼生產(chǎn)工序中必不可少的設(shè)備。每臺鑄造吊共有36個大車輪,由于其自重大、結(jié)構(gòu)緊湊、檢修空間狹小,并且均位于30米左右的天車平臺上,當(dāng)大車輪發(fā)生故障時不易處理。車輪更換耗費時間長,拖入施工人力多,并且需要80T汽車吊配合;作業(yè)空間狹小、勞動強度大,并且欄桿外側(cè)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是困擾檢修作業(yè)的一大難題。
成組更換480/80T天車大車輪時,必須在將車輪拆卸完畢后沿軌道水平方向推出,此過程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一方面必須使用倒鏈配合施工,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同時要求施工人員必須百分百的精力集中,避免出現(xiàn)安全事故;尤其是更換第二組大車輪的時候,由于天車本體結(jié)構(gòu)造成的水平方向(沿軌道方向)施工空間限制,導(dǎo)致必須要先將外面的第一組大車輪拆卸完畢后才可以更換第二組大車輪,無形中增加了一倍的工作量;與此同時,工作量的增加不可避免的會造成施工人員、檢修時間的增加;由于更換車輪需要使用80t汽車吊配合,也就造成了汽車吊臺班時間及費用的增加;另外增加的工序所存在的安全隱患也令人擔(dān)憂。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車輪快換裝置,該裝置在使用的時候垂直于軌道放置,將車輪組垂直于軌道方向推出,解決了沿軌道水平方向推出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該裝置對水平方向施工空間基本無限制要求,只針對需要更換的車輪組,減少了拆卸第一組車輪的工作量,施工人力需求、時間需求以及汽車吊臺班費用也隨之減少。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包括滑道支架、滑道、滑動小車和門型支架,所述滑道固定設(shè)在所述滑道支架上,所述滑道的一端延伸至滑道支架外,所述滑道上可轉(zhuǎn)動地安裝有滾輪,所述滑動小車位于所述滑道上并能沿滑道滑動,所述門型支架上安裝有倒鏈。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滑道支架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工字鋼,兩個所述工字鋼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固定連接,每個所述工字鋼的上方均固定設(shè)有所述滑道。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滑動小車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滑座,兩個所述滑座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固定連接,每個所述滑座的下方均開設(shè)有一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滑道上的滾輪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門型支架的上方與下方均設(shè)有加強筋板。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件為第一螺桿和第一螺母,所述工字鋼上開設(shè)有螺紋孔,所述第一螺桿的兩端分別螺紋連接在兩個工字鋼的螺紋孔中并通過第一螺母緊固。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連接件為第二螺桿和第二螺母,所述滑座上開設(shè)有螺紋孔,所述第二螺桿的兩端分別螺紋連接在兩個滑座的螺紋孔中并通過第二螺母緊固。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滑道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支板,所述支板固定在所述工字鋼的上方,兩個所述支板之間可轉(zhuǎn)動地安裝有所述滾輪。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滾輪為軸承,所述軸承通過銷軸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同一滑道的兩個支板之間。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門型支架由槽鋼焊接而成。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門型支架上的加強筋板為等邊角鋼,所述等邊角鋼通過焊接固定在門型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在使用的時候,將車輪快換裝置組裝完畢后垂直于軌道放置,并使延伸至滑道支架外的滑道一端搭在軌道上,保證滑動小車能夠在滑道上順暢的滑行。將車輪組的接手螺栓拆除,使用千斤頂將其支撐起到要求高度后將滑動小車推入放置到車輪組下面,之后回落千斤頂使車輪組支撐在滑動小車上面;將車輪鉸軸卡板等拆除,此時就可以將車輪組沿滑道方向(即垂直軌道方向)推出,之后利用門型支架和倒鏈將舊車輪組從滑動小車上吊下并將新車輪組放上,沿滑道方向再重新推回去進行車輪回裝即可。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打破了傳統(tǒng)的更換車輪時必須沿行車軌道將車輪推出的思維模式,改為垂直于軌道方向?qū)④囕喌惯\出來,該工裝的使用徹底解決了高空墜物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了檢修施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檢修效率,能夠真正達(dá)到更換行車車輪的“任意性”。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中滑道支架與滑道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中滑動小車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側(cè)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中門型支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側(cè)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滑動小車、滑道和滑道支架的裝配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并參照圖2~6所示,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包括滑道支架1、滑道2、滑動小車3和門型支架4,所述滑道2固定設(shè)在所述滑道支架1上,所述滑道2的一端延伸至滑道支架1外,所述滑道2上可轉(zhuǎn)動地安裝有滾輪5,所述滑動小車3位于所述滑道2上并能沿滑道2滑動,所述門型支架4上安裝有倒鏈9。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滑道支架1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工字鋼,兩個所述工字鋼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固定連接,每個所述工字鋼的上方均固定設(shè)有所述滑道2。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滑動小車3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滑座7,兩個所述滑座7之間通過第二連接件固定連接,每個所述滑座7的下方均開設(shè)有一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滑道2上的滾輪5相匹配,這樣,滑座7就可以通過自身的凹槽與滾輪5相配合而沿著滑道2來回滑動。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門型支架4的上方與下方均設(shè)有加強筋板10,能夠增強整個門型支架4的機械強度。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件為第一螺桿6和第一螺母11,所述工字鋼上開設(shè)有螺紋孔,所述第一螺桿6的兩端分別螺紋連接在兩個工字鋼的螺紋孔中并通過第一螺母11緊固。旋開第一螺母11,可以調(diào)整工字鋼在第一螺桿6上的位置,從而能夠調(diào)整兩個工字鋼之間的距離,當(dāng)兩個工字鋼調(diào)整到符合要求的距離時,再將第一螺母11旋緊即可。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連接件為第二螺桿8和第二螺母12,所述滑座7上開設(shè)有螺紋孔,所述第二螺桿8的兩端分別螺紋連接在兩個滑座7的螺紋孔中并通過第二螺母12緊固。旋開第二螺母12,可以調(diào)整滑座7在第二螺桿8上的位置,從而能夠調(diào)整兩個滑座7之間的距離,當(dāng)兩個滑座7調(diào)整到符合要求的距離時,再將第二螺母12旋緊即可。
由上敘述可知,通過調(diào)整第一螺桿6和第一螺母11可以調(diào)整滑道支架1的寬度,進而達(dá)到調(diào)整滑道2寬度的目的,通過調(diào)整第二螺桿8和第二螺母12可以調(diào)整滑動小車3的寬度,這樣就能夠使滑動小車3的寬度很容易與滑道2的寬度相匹配,操作簡便,省時省力。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滑道2包括兩個相對布置的支板,所述支板固定在所述工字鋼的上方,兩個所述支板之間可轉(zhuǎn)動地安裝有所述滾輪5。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滾輪5為軸承,所述軸承通過銷軸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同一滑道2的兩個支板之間。
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其中所述門型支架4由槽鋼焊接而成。所述門型支架4上的加強筋板10為等邊角鋼,所述等邊角鋼通過焊接固定在門型支架4上。
針對480/80T鑄造吊大車輪更換困難的問題,如圖7所示,并參照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在使用的時候,以更換第二組大車輪為例,將車輪快換裝置組裝完畢后垂直于軌道(圖中未示出)放置,并使延伸至滑道支架1外的滑道2一端搭在軌道上,保證滑動小車3能夠在滑道2上順暢的滑行。將車輪組13的接手螺栓拆除,使用千斤頂將其支撐起到要求高度后將滑動小車3推入放置到車輪組13下面,之后回落千斤頂使車輪組13支撐在滑動小車3上面;將車輪鉸軸卡板等拆除,此時就可以將車輪組13沿滑道2方向(即垂直軌道方向)推出,之后利用門型支架4和倒鏈9將舊車輪組從滑動小車3上吊下并將新車輪組放上,沿滑道2方向再重新推回去進行車輪回裝即可。本實用新型車輪快換裝置打破了傳統(tǒng)的更換車輪時必須沿行車軌道將車輪推出的思維模式,改為垂直于軌道方向?qū)④囕喌惯\出來,該工裝的使用徹底解決了高空墜物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了檢修施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檢修效率,能夠真正達(dá)到更換行車車輪的“任意性”。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shè)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yīng)落入本實用新型權(quán)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