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FPSO船舶舵葉液壓鎖止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69722閱讀:347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涉及船舶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是涉及fpso船舶舵葉液壓鎖止系統(tǒng)。



背景技術(shù):

超大型油輪(verylargecrudecarrier,以下簡稱vlcc),因其載重量大,而受到廣泛使用。vlcc中的舵機是其關(guān)鍵的部件,起到了控制船的航行方向的作用。vlcc中的舵機包括第一液壓供給裝置、第二液壓供給裝置、第一液壓油缸、第二液壓油缸、第三液壓油缸、第四液壓油缸、十字頭拔叉、舵軸和舵葉。

在十字頭拔叉的一端的兩側(cè)分別設(shè)置第一液壓油缸和第二液壓油缸,在十字頭拔叉的另一端的兩側(cè)分別設(shè)置第三液壓油缸和第四液壓油缸。從第一液壓供給裝置輸出的工作油液分別通過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供給到第一液壓油缸和第二液壓油缸,以驅(qū)動第一液壓油缸和第二液壓油缸的活塞桿運動,進而作用于十字頭拔叉的一端端部;從第二液壓供給裝置輸出的工作油液分別通過第三路油管和第四油管供給到第三液壓油缸和第四液壓油缸,以驅(qū)動第三液壓油缸和第四液壓油缸的活塞桿運動,進而來回推動十字頭拔叉的另一端端部,從而使十字頭拔叉在第一液壓缸油缸、第二液壓缸油缸、第三液壓缸油缸和第四液壓缸油缸的推動下而轉(zhuǎn)動,從而帶動舵軸旋轉(zhuǎn),舵軸進而帶動舵葉擺動,再通過舵葉的擺動來控制船舶的航向。

在vlcc改裝fpso中,由于fpso進入采油區(qū)作業(yè)時長期處于固定漂浮狀態(tài),使原船舵葉變?yōu)橐粋€多余的附加“累贅”,且由于海浪的沖擊及fpso的擺動,舵葉與船體之間存在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力,容易造成船體的不穩(wěn)定,影響船體的壽命。

因此,對于原船舵葉如何處理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改造工程?,F(xiàn)有技術(shù)中,采用將舵葉拆除的方案,這種方案需要搭建拆除平臺,需要碼頭起重門吊配合,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拆除成本很高。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fpso船舶舵葉液壓鎖止系統(tǒng),其具有可將舵葉鎖緊,有效防止舵葉擺動造成的船體不穩(wěn)定,延長船體的壽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fpso船舶舵葉液壓鎖止系統(tǒng),包括第一液壓控制裝置和第一液壓動力裝置;所述第一液壓控制裝置包括第一球閥、第二球閥、第一液控鎖止組件、第一液壓控制油路和第二液壓控制油路;

所述第一球閥設(shè)置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與第一液壓油缸之間的第一油路內(nèi),以控制是否通過第一液壓供給裝置向第一液壓油缸供給工作油液;所述第二球閥設(shè)置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與第二液壓油缸之間的第二油路內(nèi),以控制是否通過第一液壓供給裝置向第一液壓油缸供給工作油液;所述第一液控鎖止組件經(jīng)由所述第一液壓控制油路與第一液壓油缸連接,且經(jīng)由所述第二液壓控制油路與第二液壓油缸連接;所述第一液控鎖止組件在第一液壓油缸的活塞桿和第二液壓油缸的活塞桿頂住十字頭拔叉至鎖緊十字頭拔叉時鎖止;所述第一液壓動力裝置經(jīng)由所述第一液控鎖止組件分別與所述第一液壓控制油路和所述第二液壓控制油路相通。

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通過液壓鎖止系統(tǒng),使位于十字頭拔叉兩側(cè)的油缸在壓力平衡時鎖死,從而使十字頭拔叉鎖緊固定在中間位置,進而實現(xiàn)舵葉的鎖緊固定,有效防止舵葉擺動造成的船體不穩(wěn)定問題,延長了船體的壽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控鎖止組件包括第三球閥、第一液控單向閥、第四球閥、第二液控單向閥和第一換向閥;

所述第三球閥和第一液控單向閥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液壓控制油路內(nèi),所述第四球閥和第二液控單向閥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液壓控制油路內(nèi);所述第一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一液控單向閥與所述第三球閥相通,所述第一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還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二液控單向閥與所述第四球閥相通;所述第一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二液控單向閥與所述第四球閥相通,所述第一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還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一液控單向閥與所述第三球閥相通;所述第一換向閥的壓力油口和回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液壓動力裝置相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控鎖止組件還包括第一儲能罐和第二儲能罐;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與第一液壓油缸之間的第一油路上還設(shè)有第一儲能支路,在該第一儲能支路上經(jīng)由球閥連接有所述第一儲能罐;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與第二液壓油缸之間的第二油路上還設(shè)有第二儲能支路,在該第二儲能支路上經(jīng)由球閥連接有所述第二儲能罐。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控鎖止組件還包括第一壓力安全閥和第二壓力安全閥;所述第一換向閥的回油口還連接有兩支油路,一路經(jīng)由所述第一壓力安全閥接在第一液壓單向閥和第三球閥之間,另一路經(jīng)由所述第二壓力安全閥接在第二液壓單向閥和第四球閥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壓動力裝置包括第一液壓油柜、第一油濾器、第一電動液壓泵、第一出油管路、第一回油管路、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液位傳感器和第一控制器;

所述第一電動液壓泵經(jīng)由所述第一油濾器從所述第一液壓油柜內(nèi)抽取工作油液,并通過所述第一出油管路輸送到所述第一液壓控制裝置,所述液壓控制裝置再通過所述第一回油管路將工作油液回送到所述第一液壓油柜;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液壓油柜內(nèi),并將檢測的溫度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液位傳感器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液壓油柜內(nèi),并將檢測的液位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與所述第一電動液壓泵信號連接,且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據(jù)溫度信號和液位信號自動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閥的開閉。

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出油管路與所述第一控制閥之間還設(shè)置有第三儲能罐;在所述第一出油管路內(nèi)還設(shè)有第一壓力表,用于測量輸送到所述第一液壓控制裝置的工作油液的壓力,且將壓力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一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出油管路和第一回油管路之間還通過管路連接,并在管路內(nèi)設(shè)有第三壓力安全閥,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壓力表的壓力信號,并在壓力查過允許值時,發(fā)送信號控制第三壓力安全閥開啟進行泄壓。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液壓控制裝置和第二液壓動力裝置;所述第二液壓控制裝置包括第五球閥、第六球閥、第二液控鎖止組件、第三液壓控制油路和第四液壓控制油路;

所述第五球閥設(shè)置在第二液壓供給裝置與第三液壓油缸之間的第二油路內(nèi),以控制是否通過第二液壓供給裝置向第三液壓油缸供給工作油液;所述第六球閥設(shè)置在第二液壓供給裝置與第四液壓油缸之間的第四油路內(nèi),以控制是否通過第二液壓供給裝置向第四液壓油缸供給工作油液;所述第二液控鎖止組件經(jīng)由所述第三液壓控制油路與第三液壓油缸連接,且經(jīng)由所述第四液壓控制油路與第四液壓油缸連接;所述第二液控鎖止組件在第三液壓油缸的活塞桿和第四液壓油缸的活塞桿頂住十字頭拔叉至鎖緊十字頭拔叉時鎖止;所述第二液壓動力裝置經(jīng)由所述第二液控鎖止組件分別與所述第三液壓控制油路和所述第四液壓控制油路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液控鎖止組件包括第七球閥、第三液控單向閥、第八球閥、第四液控單向閥和第二換向閥;

所述第七球閥和第三液控單向閥設(shè)置在所述第三液壓控制油路內(nèi),所述第八球閥和第四液控單向閥設(shè)置在所述第四液壓控制油路內(nèi),且所述第二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三液控單向閥與所述第七球閥相通,所述第二換向閥的第二工作油口還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四液控單向閥與所述第八球閥相通;所述第二換向閥的第四工作油口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四液控單向閥與所述第八球閥相通,所述第二換向閥的第四工作油口還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三液控單向閥與所述第七球閥相通;所述第二換向閥的壓力油口和回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二液壓動力裝置相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液壓動力裝置包括第二液壓油柜、第二油濾器、第二電動液壓泵、第二出油管路、第二回油管路、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二液位傳感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電動液壓泵經(jīng)由所述第二油濾器從所述第二液壓油柜內(nèi)抽取工作油液,并通過所述第二出油管路輸送到所述第二液壓控制裝置;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液壓油柜內(nèi),并將檢測的溫度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液位傳感器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液壓油柜內(nèi),并將檢測的液位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與所述第二電動液壓泵信號連接;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據(jù)溫度信號和液位信號自動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閥的開閉。

進一步地,在第一出油管路和第二出油管路還通過一出油連通管路連通,在第一回油管路和第二回油管路還通過一回油連通管路連通。

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通過液壓鎖止系統(tǒng),使位于十字頭拔叉兩側(cè)的油缸在壓力平衡時鎖死,從而使十字頭拔叉鎖緊固定在中間位置,進而實現(xiàn)舵葉的鎖緊固定,有效防止舵葉擺動造成的船體不穩(wěn)定問題,延長了船體的壽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進一步地,通過設(shè)置兩組互為備用的液壓動力裝置,為液壓鎖止系統(tǒng)提供了穩(wěn)定的液壓動力,確保了液壓鎖止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jié)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fpso船舶舵葉液壓鎖止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其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fpso船舶舵葉液壓鎖止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該fpso船舶舵葉液壓鎖止系統(tǒng),包括第一液壓控制裝置1、第一液壓動力裝置2、第二液壓控制裝置3和第二液壓動力裝置4。

所述第一液壓動力裝置2經(jīng)由所述第一液壓控制裝置1與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連接,且所述第一液壓動力裝置2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f停止向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供給工作油液時,向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供給工作油液,并在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的活塞桿頂住十字頭拔叉e至鎖緊十字頭拔叉e時,停止向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供給工作油液。所述第二液壓動力裝置4經(jīng)由所述第二液壓控制裝置3與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液壓油缸d連接,且所述第二液壓動力裝置4在第二液壓供給裝置g停止向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液壓油缸d供給工作油液時,向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液壓油缸d供給工作油液,并在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液壓油缸d的活塞桿頂住十字頭拔叉e至鎖緊十字頭拔叉e時,也停止向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液壓油缸d供給工作油液。

所述第一液壓控制裝置1包括第一球閥11、第二球閥12、第一液控鎖止組件13、第一液壓控制油路14和第二液壓控制油路15。

所述第一球閥11設(shè)置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f與第一液壓油缸a之間的第一油路內(nèi),以控制是否通過第一液壓供給裝置f向第一液壓油缸a供給工作油液;所述第二球閥12設(shè)置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f與第二液壓油缸b之間的第二油路內(nèi),以控制是否通過第一液壓供給裝置f向第一液壓油缸a供給工作油液;所述第一液控鎖止組件13經(jīng)由所述第一液壓控制油路14與第一液壓油缸a連接,且經(jīng)由所述第二液壓控制油路15與第二液壓油缸b連接;所述第一液控鎖止組件13在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處于需求位置時鎖止;所述第一液壓動力裝置2經(jīng)由所述第一液控鎖止組件13分別與所述第一液壓控制油路14和所述第二液壓控制油路15相通。

所述第一液控鎖止組件13包括第三球閥131、第一液控單向閥132、第四球閥133、第二液控單向閥134、第一換向閥135、第一壓力安全閥136、第二壓力安全閥137、第一儲能罐138、第二儲能罐139、第一截止閥1310和第二截止閥1311。

所述第三球閥131和第一液控單向閥132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液壓控制油路14內(nèi),所述第四球閥133和第二液控單向閥134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液壓控制油路15內(nèi),且所述第一換向閥135的第一工作油口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一液控單向閥132與所述第三球閥131相通,所述第一換向閥135的第一工作油口還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二液控單向閥134與所述第四球閥133相通。所述第一換向閥135的第二工作油口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二液控單向閥134與所述第四球閥133相通,所述第一換向閥135的第二工作油口還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一液控單向閥132與所述第三球閥131相通。所述第一換向閥135的壓力油口和回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液壓動力裝置2相接。在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的活塞桿頂住十字頭拔叉e,并使十字頭拔叉e的兩側(cè)受力平衡而固定不動,且使所述換向閥處于中位,進而可使第一液控單向閥132和第二液控單向閥134的控制壓力立即卸掉,從而使該第一液控單向閥132和第二液控單向閥134馬上關(guān)閉,使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油缸處于鎖止狀態(tài),進而將十字頭拔叉e鎖止固定。

所述第一換向閥135的回油口還連接有兩支油路,一路經(jīng)由所述第一壓力安全閥136接在第一液壓單向閥和第三球閥131之間,另一路經(jīng)由所述第二壓力安全閥137接在第二液壓單向閥和第四球閥133之間。

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f與第一液壓油缸a之間的第一油路上還設(shè)有第一儲能支路,在該第一儲能支路上經(jīng)由球閥連接有所述第一儲能罐138;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f與第二液壓油缸b之間的第二油路上還設(shè)有第二儲能支路,在該第二儲能支路上經(jīng)由球閥連接有所述第二儲能罐139。通過所述第一儲能罐138和第二儲能罐139吸收由于海浪沖擊舵葉、船體搖擺等產(chǎn)生的持續(xù)性大變動量載荷,保證鎖止機構(gòu)功能長期穩(wěn)定有效。

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f與第一液壓油缸a之間的第一油路上還設(shè)有所述第一截止閥1310,所述第一截止閥1310位于靠近第一液壓油缸a的輸入端;在第一液壓供給裝置f與第二液壓油缸b之間的第二油路上還設(shè)有所述第二截止閥1311,所述第二截止閥1311位于靠近第二液壓油缸b的輸入端。通過所述第一截止閥1310和第二截止閥1311控制輸入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的工作油液在該兩個液壓油缸正常工作的范圍內(nèi)。

所述第一液壓動力裝置2包括第一液壓油柜21、第一油濾器22、第一電動液壓泵23、第一出油管路24、第一回油管路25、第一溫度傳感器26、第一液位傳感器27、第一控制閥28、第一控制器29、第一應(yīng)急手搖泵210、第二控制閥211、第三儲能罐212和第三壓力安全閥213。

所述第一電動液壓泵23經(jīng)由所述第一油濾器22從所述第一液壓油柜21內(nèi)抽取工作油液,并通過所述第一出油管路24輸送到所述第一液壓控制裝置1,所述液壓控制裝置再通過所述第一回油管路25將工作油液回送到所述第一液壓油柜21。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26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液壓油柜21內(nèi),并將檢測的溫度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一控制器29。所述第一液位傳感器27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液壓油柜21內(nèi),并將檢測的液位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一控制器29。所述第一控制器29與所述第一電動液壓泵23信號連接;用戶通過手動操作第一控制器29,啟動第一電動液壓泵23;第一控制閥28同時第一控制器29還根據(jù)溫度信號和液位信號自動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閥的開閉,以使流經(jīng)第一電動液壓泵23的工作油液的溫度和液位均在第一電動液壓泵23正常工作的范圍內(nèi)。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閥28與所述第一電動液壓泵23的出油口處,通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閥28的開閉,從而控制第一電動液壓泵23是否通過所述第一出油管路24向所述第一液壓控制裝置1輸送液壓油。

所述第一應(yīng)急手搖泵210也經(jīng)由所述第一油濾器22從所述第一液壓油柜21內(nèi)抽取工作油液,并通過所述第一出油管路24和第一控制閥輸送到所述第一液壓控制裝置1內(nèi)。在失電的僅僅情況下,通過人工啟動第一應(yīng)急手搖泵210,可快速液壓動力,確保舵葉鎖止機構(gòu)的正常使用。在所述第一出油管路24與所述第一控制閥之間還設(shè)置有第三儲能罐212,通過第三儲能罐212存儲液壓流體,對壓力起到穩(wěn)定作用。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閥211與所述第一應(yīng)急手搖泵210的出油口處,通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閥211的開閉,從而控制第一應(yīng)急手搖泵210是否通過所述第一出油管路24向所述第一液壓控制裝置1輸送液壓油。

在所述第一出油管路24內(nèi)還設(shè)有第一壓力表241,用于測量輸送到所述第一液壓控制裝置1的工作油液的壓力,且將壓力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一控制器29。在所述第一出油管路24和第一回油管路25之間還通過管路連接,并在管路內(nèi)設(shè)有第三壓力安全閥213,所述第一控制器29接收所述第一壓力表251的壓力信號,并在壓力查過允許值時,發(fā)送信號控制第三壓力安全閥213開啟進行泄壓。

所述第二液壓控制裝置3包括第五球閥31、第六球閥32、第二液控鎖止組件33、第三液壓控制油路34和第四液壓控制油路35。

所述第五球閥31設(shè)置在第二液壓供給裝置g與第三液壓油缸c之間的第二油路內(nèi),以控制是否通過第二液壓供給裝置g向第三液壓油缸c供給工作油液;所述第六球閥32設(shè)置在第二液壓供給裝置g與第四液壓油缸d之間的第四油路內(nèi),以控制是否通過第二液壓供給裝置g向第四液壓油缸d供給工作油液;所述第二液控鎖止組件33經(jīng)由所述第三液壓控制油路34與第三液壓油缸c連接,且經(jīng)由所述第四液壓控制油路35與第四液壓油缸d連接;所述第二液控鎖止組件33在第三液壓油缸c的活塞桿和第四液壓油缸d的活塞桿頂住十字頭拔叉至鎖緊十字頭拔叉時鎖止;所述第二液壓動力裝置4經(jīng)由所述第二液控鎖止組件33分別與所述第三液壓控制油路34和所述第四液壓控制油路35相通。

所述第二液控鎖止組件33包括第七球閥331、第三液控單向閥332、第八球閥333、第四液控單向閥334、第二換向閥335、第四壓力安全閥336、第五壓力安全閥337、第四儲能罐338、第五儲能罐339、第三截止閥3310和第四截止閥3311。

所述第七球閥331和第三液控單向閥332設(shè)置在所述第三液壓控制油路34內(nèi),所述第八球閥333和第四液控單向閥334設(shè)置在所述第四液壓控制油路35內(nèi),且所述第二換向閥335的第二工作油口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三液控單向閥332與所述第七球閥331相通,所述第二換向閥335的第二工作油口還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四液控單向閥334與所述第八球閥333相通。所述第二換向閥335的第四工作油口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四液控單向閥334與所述第八球閥333相通,所述第二換向閥335的第四工作油口還依序經(jīng)由所述第三液控單向閥332與所述第七球閥331相通。所述第二換向閥335的壓力油口和回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二液壓動力裝置4相接。在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液壓油缸d的活塞桿頂住十字頭拔叉e,并使十字頭拔叉e的兩側(cè)受力平衡而固定不動,此時,使所述換向閥處于中位,進而可使第三液控單向閥332和第四液控單向閥334的控制壓力立即卸掉,從而使該第三液控單向閥332和第四液控單向閥334馬上關(guān)閉,使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油缸處于鎖止狀態(tài),進而將十字頭拔叉e鎖止固定。

所述第二換向閥335的回油口還連接有兩支油路,一路經(jīng)由所述第四壓力安全閥336接在第三液壓單向閥和第七球閥331之間,另一路經(jīng)由所述第五壓力安全閥337接在第四液壓單向閥和第八球閥333之間。

在第二液壓供給裝置g與第三液壓油缸c之間的第二油路上還設(shè)有第三儲能支路,在該第三儲能支路上經(jīng)由球閥連接有所述第四儲能罐338;在第二液壓供給裝置g與第四液壓油缸d之間的第四油路上還設(shè)有第四儲能支路,在該第四儲能支路上經(jīng)由球閥連接有所述第五儲能罐339。通過所述第四儲能罐338和第五儲能罐339吸收由于海浪沖擊舵葉、船體搖擺等產(chǎn)生的持續(xù)性大變動量載荷,保證鎖止機構(gòu)功能長期穩(wěn)定有效。

在第二液壓供給裝置g與第三液壓油缸c之間的第二油路上還設(shè)有所述第三截止閥3310,所述第三截止閥3310位于靠近第三液壓油缸c的輸入端;在第二液壓供給裝置g與第四液壓油缸d之間的第四油路上還設(shè)有所述第四截止閥3311,所述第四截止閥3311位于靠近第四液壓油缸d的輸入端。通過所述第三截止閥3310和第四截止閥3311控制輸入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液壓油缸d的工作油液在該兩個液壓油缸正常工作的范圍內(nèi)。

所述第二液壓動力裝置4包括第二液壓油柜41、第二油濾器42、第二電動液壓泵43、第二出油管路44、第二回油管路45、第二溫度傳感器46、第二液位傳感器47、第三控制閥48、第二控制器49、第二應(yīng)急手搖泵410、第四控制閥411、第六儲能罐412和第六壓力安全閥413。

所述第二電動液壓泵43經(jīng)由所述第二油濾器42從所述第二液壓油柜41內(nèi)抽取工作油液,并通過所述第二出油管路44輸送到所述第二液壓控制裝置3,所述液壓控制裝置再通過所述第二回油管路45將工作油液回送到所述第二液壓油柜41。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46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液壓油柜41內(nèi),并將檢測的溫度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二控制器49。所述第二液位傳感器47設(shè)置在所述第二液壓油柜41內(nèi),并將檢測的液位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二控制器49。所述第二控制器49與所述第二電動液壓泵43信號連接;用戶通過手動操作第二控制器49,啟動第二電動液壓泵43;同時第二控制器49還根據(jù)溫度信號和液位信號自動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閥48的開閉,以使流經(jīng)第二電動液壓泵43的工作油液的溫度和液位均在第二電動液壓泵43正常工作的范圍內(nèi)。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三控制閥48與所述第二電動液壓泵43的出油口處,通過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閥48的開閉,從而控制第二電動液壓泵43是否通過所述第二出油管路44向所述第二液壓控制裝置3輸送液壓油。

所述第二應(yīng)急手搖泵410也經(jīng)由所述第二油濾器42從所述第二液壓油柜41內(nèi)抽取工作油液,并通過所述第二出油管路44和第三控制閥48輸送到所述第二液壓控制裝置3內(nèi)。在失電的僅僅情況下,通過人工啟動應(yīng)急手搖泵,可快速液壓動力,確保舵葉鎖止機構(gòu)的正常使用。在所述第二出油管路44與所述第三控制閥48之間還設(shè)置有第六儲能罐412,通過第六儲能罐412存儲液壓流體,對壓力起到穩(wěn)定作用。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三控制閥48與所述第二應(yīng)急手搖泵410的出油口處,通過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閥48的開閉,從而控制第二應(yīng)急手搖泵410是否通過所述第二出油管路44向所述第二液壓控制裝置3輸送液壓油。

在所述第二出油管路44內(nèi)還設(shè)有第二壓力表,用于測量輸送到所述第二液壓控制裝置3的工作油液的壓力,且將壓力信號傳送到所述第二控制器49。在所述第二出油管路44和第二回油管路45之間還通過管路連接,并在管路內(nèi)設(shè)有第六壓力安全閥413,所述第二控制器49接收所述第二壓力表的壓力信號,并在壓力查過允許值時,發(fā)送信號控制第六壓力安全閥413開啟進行泄壓。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第一出油管路24和第二出油管路44還通過一出油連通管路連通5,在第一回油管路25和第二回油管路45還通過一回油連通管路連通6,進而使第一液壓動力裝置2和第二液壓動力裝置4均可以為第一液壓控制裝置1提供動力,同時也使第一液壓動力裝置2和第二液壓動力裝置4均可以為第二液壓控制裝置3提供動力,使第一液壓動力裝置2和第二液壓動力裝置4成為互為備用的動力提供裝置。

當船舶航行時,將第一球閥11、第二球閥12、第五球閥31和第六球閥32打開,由原舵機的第一液壓供給裝置f為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提供動力,由原舵機的第二液壓供給裝置g為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液壓油缸d提供動力,進而來回推動十字頭拔叉e,從而推動舵機的十字頭撥叉轉(zhuǎn)動,十字頭撥叉再帶動舵軸旋轉(zhuǎn),舵軸進而帶動舵葉擺動,通過舵葉的擺動來控制船舶的航向。

當船舶到達采油區(qū)時,將第一球閥11、第二球閥12、第五球閥31和第六球閥32關(guān)閉,同時將第三球閥131、第四球閥133、第七球閥331和第八球閥333打開,通過第一液壓動力裝置2為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提供動力,通過第二液壓動力裝置4為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液壓油缸d提供動力。在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液壓油缸b的活塞桿頂住十字頭拔叉e,并使十字頭拔叉e一端的兩側(cè)受力平衡而固定不動,此時,使所述第一換向閥135處于中位,進而可使第一液控單向閥132和第二液控單向閥134的控制壓力立即卸掉,從而使該第一液控單向閥132和第二液控單向閥134馬上關(guān)閉,使第一液壓油缸a和第二油缸處于鎖止狀態(tài);同時在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液壓油缸d的活塞桿頂住十字頭拔叉e,并使十字頭拔叉e一端的兩側(cè)受力平衡而固定不動,此時,使所述第二換向閥335處于中位,進而可使第三液控單向閥332和第四液控單向閥334的控制壓力立即卸掉,從而使該第三液控單向閥332和第四液控單向閥334馬上關(guān)閉,使第三液壓油缸c和第四油缸處于鎖止狀態(tài),進而將十字頭拔叉e鎖止固定。

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通過液壓鎖止系統(tǒng),使位于十字頭拔叉兩側(cè)的油缸在壓力平衡時鎖死,從而使十字頭拔叉鎖緊固定在中間位置,進而實現(xiàn)舵葉的鎖緊固定,有效防止舵葉擺動造成的船體不穩(wěn)定問題,延長了船體的壽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進一步地,通過設(shè)置兩組互為備用的液壓動力裝置,為液壓鎖止系統(tǒng)提供了穩(wěn)定的液壓動力,確保了液壓鎖止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yīng)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gòu)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