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變壓器,尤其涉及一種磁芯結構、變壓器及微型逆變器。
背景技術:
1、傳統(tǒng)的ee型、er型、eq型、pq型、p型等結構的磁芯均可用于集成變壓器設計,但是又各有缺陷。ee型磁芯散熱佳,但是漏磁嚴重,實際漏感損失較大。er型、eq型以及pq型等結構的磁芯相對均衡,但電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干擾依然存在。p型結構的磁芯屏蔽效果佳,但是散熱效果差。
2、因此,亟需提供一種兼顧散熱及降低emc干擾的磁芯結構。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磁芯結構、變壓器及微型逆變器,以解決現(xiàn)有磁芯結構無法兼顧散熱及emc干擾的問題,可以提高散熱能力及降低emc干擾。
2、第一方面,本申請?zhí)峁┮环N磁芯結構,包括兩個磁芯,每一磁芯包括:中柱,其包括中柱外壁;第一邊柱,包圍中柱,其包括第一邊柱內壁、第一邊柱外壁以及n個開口,n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數(shù);第一空間,由第一邊柱內壁和中柱外壁形成;第二邊柱,包圍第一邊柱,其包括第二邊柱內壁和k個缺口,k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數(shù);第二空間,由第一邊柱外壁和第二邊柱內壁形成;磁軛,設于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的底部并連接第一邊柱、第二邊柱以及中柱;兩個磁芯的中柱、第一邊柱、第二邊柱以及開口相對設置。
3、在一種可能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邊柱的高度低于中柱。
4、在一種可能實現(xiàn)方式中,兩個磁芯的中柱之間存在第一氣隙;兩個磁芯的第一邊柱之間存在第二氣隙,第二氣隙大于第一氣隙。
5、在一種可能實現(xiàn)方式中,兩個磁芯的缺口相對設置。
6、在一種可能實現(xiàn)方式中,還包括散熱材料,散熱材料填充于缺口內。
7、在一種可能實現(xiàn)方式中,磁軛上包括開槽,開槽用于連通開口和缺口。
8、在一種可能實現(xiàn)方式中,k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shù),k個缺口均勻設置于第二邊柱上。
9、第二方面,本申請?zhí)峁┮环N變壓器,包括第一繞組、第二繞組和如上任一項的磁芯結構;第一繞組設置在中柱上,并通過開口引出;第二繞組設置在第一邊柱上。
10、在一種可能實現(xiàn)方式中,還包括散熱材料;散熱材料填充于缺口內,第一繞組以及第二繞組接觸于散熱材料。
11、第三方面,本申請?zhí)峁┮环N微型逆變器,包括外殼和設于外殼中的電路主板,電路主板上安裝有至少一個如上任一項的變壓器。
12、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磁芯結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技術效果:
13、磁芯結構通過中柱、第一邊柱和第二邊柱形成了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進而可以在第一空間容納第一繞組,在第二空間容納第二繞組。通過在第二邊柱上設置k個缺口,以便后續(xù)可以將散熱材料填充進缺口,使得散熱材料可以完全滲入磁芯以及繞組內部,實現(xiàn)散熱。進一步地,通過第一邊柱包圍中柱,第二邊柱包圍第一邊柱,且第二繞組包圍第一邊柱,使得磁芯結構的電磁兼容性較好,對外界產生的電磁干擾小,提高了抗干擾能力。
1.一種磁芯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磁芯,每一所述磁芯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柱的高度低于所述中柱。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磁芯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磁芯的所述中柱之間存在第一氣隙;兩個所述磁芯的所述第一邊柱之間存在第二氣隙,所述第二氣隙大于所述第一氣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散熱材料,所述散熱材料填充于所述缺口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磁芯結構,其特征在于,k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shù),k個所述缺口均勻設置于所述第二邊柱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磁芯的所述缺口和所述開口相對設置。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磁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軛上包括開槽,所述開槽用于連通所述開口和所述缺口。
8.一種變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繞組、第二繞組和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磁芯結構;所述第一繞組設置在所述中柱上,并通過所述開口引出;所述第二繞組設置在所述第一邊柱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變壓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散熱材料;
10.一種微型逆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和設于所述外殼中的電路主板,所述電路主板上安裝有至少一個權利要求8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變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