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配方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癥狀的病癥。胃痛,中醫(yī)病癥名。多由外感寒邪、飲食所傷、情志不暢和脾胃素虛等病因而引發(fā)。胃是主要病變臟腑,常與肝脾等臟有密切關系。胃氣郁滯、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機。胃痛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西醫(yī)學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脫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癥狀者,屬于中醫(yī)學胃痛范疇。
2、目前,臨床上治療胃痛的藥物較多,但由于胃臟的結構和功能特殊,目前藥物治療胃痛的效果不理想,治療愈合后也往往容易復發(fā),治療不愈或經常復發(fā),較容易轉化成胃癌,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經濟壓力和身體負擔,也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目前藥物治療胃痛的效果不理想,治療愈合后也往往容易復發(fā)的問題。
2、一種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每副藥由以下組份按質量配比制成:白及30~50克、白首烏30克、烏賊骨20~30克、三七20~30克、元胡20克、木香20克。
3、一種制備如上述的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步驟一:將白及、白首烏、烏賊骨、三七、元胡和木香按比例混合后,采用高速粉碎機進行兩次粉碎,粉碎時的轉速控制在2500-3000轉/分鐘;
5、步驟二:將粉碎后的藥物粉末通過300目篩進行過篩,得到最終的藥物粉末。
6、優(yōu)選的,還包括使用自動包裝機將過篩后的藥物粉末按照每包3克的劑量進行包裝,制成散劑。
7、優(yōu)選的,還包括將藥物粉末裝入胃溶膠囊中,每粒胃溶膠囊裝0.5克。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通過本發(fā)明制備的中藥對胃痛的治療效果較好,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出血、胃痛、腹痛、消化不良等;
10、通過多種中藥的協(xié)同作用,能夠有效緩解胃痛、腹痛、反酸、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同時促進胃黏膜的修復和潰瘍面的愈合,治療后,患者不僅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而且不易復發(fā),顯示出本中藥組合物在治療胃病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
1.一種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副藥由以下組份按質量配比制成:白及30~50克、白首烏30克、烏賊骨20~30克、三七20~30克、元胡20克、木香20克。
2.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3.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使用自動包裝機將過篩后的藥物粉末按照每包3克的劑量進行包裝,制成散劑。
4.如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將藥物粉末裝入胃溶膠囊中,每粒胃溶膠囊裝0.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