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船舶動力推進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內管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1、國外調距槳軸內油管支撐裝置種類繁多,有支撐條結構、有支撐環(huán)結構、有三支撐座結構和有四支撐座結構等等,支撐裝置大多以焊接方式固定在軸內油管上。因調距槳軸內油管支撐裝置結構簡單,出現(xiàn)的故障率較高。如調距槳船舶在航行工況下,長油管道在轉葉扭矩脈動力作用和各種震動因素影響下,焊接部位產生各種焊接缺陷,導致長油管道的結構強度降低,存在較大的可靠性隱患,其中破冰船在破冰工況時所產生的影響最為突出。
2、隨著大功率調距槳船舶使用越來越多,調距槳軸內油管支撐裝置與油管的焊接處出現(xiàn)了造成油管斷裂的嚴重故障,目前軸內油管支撐裝置的可靠性設計也逐漸被重視起來。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管支撐裝置,其在不使用焊接工藝,不損傷管結構強度的前提下,實現(xiàn)內管在外管內的支撐,特別適用于破冰船這類振動負荷較大的調距槳油管支撐使用。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內管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包括支撐座、上哈夫體、下哈夫體;所述上哈夫體和所述下哈夫體結構對稱,均為半圓結構;所述上哈夫體和所述下哈夫體的圓周外側上至少分別安裝一個所述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的前后兩端面分別與相應的所述上哈夫體和所述下哈夫體前后端面平齊;所述上哈夫體和所述下哈夫體上下對稱夾緊內管。
4、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裝置還包括滑動銅條;所述滑動銅條固定在所述支撐座的上端部。
5、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座上具有多個間隔分布的減重孔。
6、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座為條狀結構,所述支撐座沿所述內管軸向焊接在所述內管上。
7、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座的底端為弧形底端,所述弧形底端與所述上哈夫體和所述下哈夫體的圓周外側弧度相匹配。
8、進一步地,所述支撐座的左右兩側分別具有弧形過渡段,所述支撐座左右兩側的上部與底部通過所述弧形過渡段相連。
9、進一步地,所述上哈夫體和所述下哈夫體的兩端分別為向外水平凸出的連接端,所述上哈夫體和所述下哈夫體通過所述連接端螺栓相連。
10、進一步地,所述上哈夫體的連接端上間隔均布多個上下貫通的螺栓通孔,所述下哈夫體的連接端上間隔均布多個上下貫通的螺紋孔,所述螺栓通孔和所述螺紋孔上下同軸對齊;內六角螺栓穿過所述螺栓通孔旋入所述螺紋孔,連接所述上哈夫體和所述下哈夫體。
11、進一步地,所述內六角螺栓擰緊后,底端伸出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緊固螺母。
12、進一步地,相鄰所述內六角螺栓的頂端和相鄰的所述緊固螺母分別通過螺栓防松條相連。
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實用新型內管支撐裝置,采用哈夫夾緊結構在不使用焊接工藝情況下夾緊內管,在不損傷管結構強度的條件下,實現(xiàn)了內管在外管內的支撐,消除了因焊接缺陷對內管強度造成的破壞。本實用新型不僅適用于各種調距槳軸內油管支撐,還特別適用于大功率調距槳和破冰船這類振動負荷較大的調距槳軸內油管支撐使用。
15、本實用新型通過安裝緊固螺母不僅加強上哈夫體和下哈夫體的緊固連接,還對支撐裝置的平衡起到配重作用。
16、本實用新型通過焊接螺栓防松條對所有內六角螺栓進行防松處理。
17、本實用新型在支撐座上均布多個減重孔,減輕支撐座的重量,降低了內管在外管內軸向往復運動所需的驅動力。
1.一種內管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包括支撐座(2)、上哈夫體(3)、下哈夫體(4);所述上哈夫體(3)和所述下哈夫體(4)結構對稱,均為半圓結構;所述上哈夫體(3)和所述下哈夫體(4)的圓周外側上至少分別安裝一個所述支撐座(2),所述支撐座(2)的前后兩端面分別與相應的所述上哈夫體(3)和所述下哈夫體(4)前后端面平齊;所述上哈夫體(3)和所述下哈夫體(4)上下對稱夾緊內管。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管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還包括滑動銅條(5);所述滑動銅條(5)固定在所述支撐座(2)的上端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管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2)上具有多個間隔分布的減重孔(2.1)。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管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2)為條狀結構,所述支撐座(2)沿所述內管(1)軸向焊接在所述內管(1)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管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2)的底端為弧形底端,所述弧形底端與所述上哈夫體(3)和所述下哈夫體(4)的圓周外側弧度相匹配。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管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2)的左右兩側分別具有弧形過渡段,所述支撐座(2)左右兩側的上部與底部通過所述弧形過渡段相連。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管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哈夫體(3)和所述下哈夫體(4)的兩端分別為向外水平凸出的連接端,所述上哈夫體(3)和所述下哈夫體(4)通過所述連接端螺栓相連。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內管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哈夫體(3)的連接端上間隔均布多個上下貫通的螺栓通孔(3.1),所述下哈夫體(4)的連接端上間隔均布多個上下貫通的螺紋孔(4.1),所述螺栓通孔(3.1)和所述螺紋孔(4.1)上下同軸對齊;內六角螺栓(7)穿過所述螺栓通孔(3.1)旋入所述螺紋孔(4.1),連接所述上哈夫體(3)和所述下哈夫體(4)。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內管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六角螺栓(7)擰緊后,底端伸出所述螺紋孔(4.1),螺紋連接緊固螺母(8)。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內管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所述內六角螺栓(7)的頂端和相鄰的所述緊固螺母(8)分別通過螺栓防松條(6)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