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自動化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
背景技術:
1、隨著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在生產(chǎn)制作的過程中,會使用專門的搬運機構將物料輸送到不同的工位,配合各個加工工序的需要。其中,部分物料需要通過治具來儲料和轉(zhuǎn)運,然而在治具的使用過程中,治具上不可避免會殘留雜物,再次使用時需要對殘留的雜物進行清除。
2、針對一些包括底板和蓋板的治具,通常是先將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治具進行翻轉(zhuǎn),并借助吹氣裝置對治具的底板和蓋板的正、反面進行吹掃,以將治具上的殘留的雜物清除;在治具翻轉(zhuǎn)過程中,需要對治具進行固定,以避免治具翻轉(zhuǎn)過程中掉落,現(xiàn)有的固定方式大多會單獨設置兩套固定組件對治具的蓋板和底板分別實施固定,存在結構復雜和成本高的缺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常規(guī)的清理治具的方式,需要增設額外的夾持裝置,導致生產(chǎn)成本高的問題。
2、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其包括承載平臺、第一夾持組件、第二夾持組件、傳動組件和夾持驅(qū)動件;其中:
4、所述承載平臺被配置為承載治具,所述治具包括底板和蓋板,所述蓋板鉸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蓋板處于打開狀態(tài);
5、所述夾持驅(qū)動件的固定端安裝在所述承載平臺上,所述第一夾持組件被配置為夾持或松開所述蓋板,所述第二夾持組件被配置為夾持或松開所述底板;
6、所述夾持驅(qū)動件的驅(qū)動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組件,所述夾持驅(qū)動件被配置為驅(qū)動所述第一夾持組件夾持或松開所述蓋板;
7、所述夾持驅(qū)動件還被配置為在驅(qū)動所述第一夾持組件夾持或松開所述蓋板的同時,通過所述傳動組件驅(qū)動所述第二夾持組件夾持或松開所述底板。
8、進一步的說,所述第一夾持組件包括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可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地安裝在所述承載平臺上,所述夾持驅(qū)動件的驅(qū)動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所述夾持驅(qū)動件被配置為驅(qū)動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
9、所述夾持驅(qū)動件驅(qū)動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將所述蓋板夾持固定在所述承載平臺上;
10、所述夾持驅(qū)動件驅(qū)動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遠離,以將所述蓋板松開在所述承載平臺上。
11、進一步的說,所述第二夾持組件包括第三夾持件和第四夾持件,所述第三夾持件和所述第四夾持件可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地安裝在所述承載平臺上,所述夾持驅(qū)動件的驅(qū)動端連接所述第三夾持件和所述第四夾持件,所述夾持驅(qū)動件被配置為驅(qū)動所述第三夾持件和所述第四夾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
12、所述夾持驅(qū)動件驅(qū)動所述第三夾持件和所述第四夾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互靠近,以將所述底板夾持固定在所述承載平臺上;
13、所述夾持驅(qū)動件驅(qū)動所述第三夾持件和所述第四夾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互遠離,以將所述底板松開在所述承載平臺上,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4、進一步的說,所述傳動組件包括第一傳動部和第二傳動部,所述第一傳動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組件,所述第一傳動部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傳動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傳動部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三夾持件,所述夾持驅(qū)動件驅(qū)動所述第一夾持組件夾持或松開所述蓋板的同時,所述第一夾持組件通過所述第一傳動部和所述第二傳動部的配合帶動所述第三夾持件靠近或遠離所述第四夾持件,以將所述底板夾持或松開。
15、進一步的說,所述第一傳動部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夾持件上的第一傳動滾輪、設置在所述第二夾持件上的第二傳動滾輪以及傳動楔形塊,所述傳動楔形塊的第一端的兩側面均具有斜滑面,所述傳動楔形塊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傳動部,所述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相互靠近時,所述第一傳動滾輪和所述第二傳動滾輪均在所述斜滑面上滑動,以通過所述第二傳動部帶動所述第三夾持件靠近所述第四夾持件,從而將所述底板夾持。
16、進一步的說,所述第二傳動部包括拉桿和彈性復位件,所述拉桿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傳動楔形塊,所述拉桿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彈性復位件,所述彈性復位件安裝在所述第三夾持件上。
17、進一步的說,所述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上對應設置有第一中間夾持件和第二中間夾持件,所述第一中間夾持件和所述第二中間夾持件可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地安裝在所述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上,所述夾持驅(qū)動件驅(qū)動所述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相互靠近或遠離,帶動所述第一中間夾持件和第二中間夾持件相互靠近或遠離,以將所述底板和蓋板的連接處夾持或松開。
18、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所述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的有益效果為:夾持驅(qū)動件在驅(qū)動第一夾持組件夾持或松開蓋板的同時,通過傳動組件驅(qū)動第二夾持組件夾持或松開底板,設計巧妙、通過一套驅(qū)動件將底板和蓋板同步夾持固定,結構簡單,大大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通過第一傳動滾輪、第二傳動滾輪和傳動楔形塊的傳動配合,帶動第三夾持件靠近或遠離第四夾持件,結構緊湊,傳動方式簡單,易于實現(xiàn);增設第一中間夾持件和第二中間夾持件,將底板和蓋板夾持的同時,又將底板和蓋板的連接處夾持,提高了整體夾持的穩(wěn)定性。
1.一種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包括承載平臺、第一夾持組件、第二夾持組件、傳動組件和夾持驅(qū)動件;其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組件包括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可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地安裝在所述承載平臺上,所述夾持驅(qū)動件的驅(qū)動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所述夾持驅(qū)動件被配置為驅(qū)動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組件包括第三夾持件和第四夾持件,所述第三夾持件和所述第四夾持件可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地安裝在所述承載平臺上,所述夾持驅(qū)動件的驅(qū)動端連接所述第三夾持件和所述第四夾持件,所述夾持驅(qū)動件被配置為驅(qū)動所述第三夾持件和所述第四夾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組件包括第一傳動部和第二傳動部,所述第一傳動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夾持組件,所述第一傳動部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傳動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傳動部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三夾持件,所述夾持驅(qū)動件驅(qū)動所述第一夾持組件夾持或松開所述蓋板的同時,所述第一夾持組件通過所述第一傳動部和所述第二傳動部的配合帶動所述第三夾持件靠近或遠離所述第四夾持件,以將所述底板夾持或松開。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部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夾持件上的第一傳動滾輪、設置在所述第二夾持件上的第二傳動滾輪以及傳動楔形塊,所述傳動楔形塊的第一端的兩側面均具有斜滑面,所述傳動楔形塊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傳動部,所述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相互靠近時,所述第一傳動滾輪和所述第二傳動滾輪均在所述斜滑面上滑動,以通過所述第二傳動部帶動所述第三夾持件靠近所述第四夾持件,從而將所述底板夾持。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部包括拉桿和彈性復位件,所述拉桿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傳動楔形塊,所述拉桿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彈性復位件,所述彈性復位件安裝在所述第三夾持件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治具的同步夾持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上對應設置有第一中間夾持件和第二中間夾持件,所述第一中間夾持件和所述第二中間夾持件可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遠離地安裝在所述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上,所述夾持驅(qū)動件驅(qū)動所述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相互靠近或遠離,帶動所述第一中間夾持件和第二中間夾持件相互靠近或遠離,以將所述底板和蓋板的連接處夾持或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