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fā)動機凸輪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
背景技術:
四沖程內燃機的四個行程分別為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行程;無論是頂置凸輪軸結構和中置凸輪軸結構,或者下置凸輪軸結構的內燃機都是由凸輪型線來實現(xiàn)控制進排氣門的開啟和關閉的,所以凸輪型線的設計最終都反映在進排氣門的開啟和關閉上。現(xiàn)有點燃式四沖程內燃機的進氣門凸輪型線設計導致進氣門關閉時刻均處于內燃機的壓縮行程,即進氣門是在內燃機活塞壓縮上行的過程中關閉。若進氣門關閉時刻晚,會造成缸內高溫壓縮混合氣通過進氣門回流至進氣管,不僅會降低發(fā)動機的功率輸出,還會加大內燃機的回火傾向,造成內燃機的回火故障,嚴重者甚至引爆進氣管;若進氣門關閉 時刻早,有效壓縮就比較大,缸內氣體會在內燃機壓縮上止點時刻形成較高的壓縮溫度,容易引起點燃式內燃機的爆震,如果發(fā)生爆震則會直接導致發(fā)動機的性能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進氣門早關,避免內燃機回火和抑制爆震的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為達到上述目的,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該進氣凸輪型線設置有進氣氣門開啟緩沖段、進氣氣門開啟段、進氣氣門關閉段和進氣氣門關閉緩沖段;進氣氣門開啟緩沖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59°至44°,對應的升程為Omm至0.23586mm;進氣氣門開啟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44°至0°,對應的升程為0.23586mm至6. 48446mm;進氣氣門關閉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0°至44°,對應的升程為6. 48446mm至0. 23586mm ;進氣氣門關閉緩沖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44°至59°,對應的升程為0. 23586mm至0_。進一步地,進氣凸輪的凸輪型線基圓直徑為42. 6_。進一步地,進氣凸輪采用凹面凸輪結構。進一步地,該發(fā)動機凸輪軸的排氣凸輪型線設置有排氣氣門開啟緩沖段、排氣氣門開啟段、排氣氣門關閉段和排氣氣門關閉緩沖段;排氣氣門開啟緩沖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80°至61°,對應的升程為Omm至0.31278mm;排氣氣門開啟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61°至0°,對應的升程為0.31278mm至7. 88759mm;排氣氣門關閉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0°至61°,對應的升程為7. 88759mm至0.31278mm;排氣氣門關閉緩沖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61°至80°,對應的升程為0. 31278mm至0_。進一步地,排氣凸輪的型線基圓直徑為42.6mm。進一步地,排氣凸輪采用凹面凸輪結構。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由于該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型線設計使得進氣門是在內燃機吸氣行程中關閉,能夠避免內燃機回火和抑制爆震,提高了點燃式內燃機的性倉泛。
圖I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發(fā)動機凸輪軸排氣凸輪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進氣門關閉時刻的配氣相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
的限制。參看圖1,該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的型線基圓直徑為CK 0 = 42. 6mm,且采用 凹面凸輪結構。該進氣凸輪順時針運轉,凸輪轉角為0,對應的升程為h;由凸輪基圓圓點向上標出縱軸后,縱軸右側為進氣氣門開啟側,縱軸左側為進氣氣門關閉側(進氣氣門開啟側和進氣氣門關閉側對稱設置,凸輪轉角為e從縱軸開始順時針或逆時針分別度量),進氣氣門開啟側依次設置有進氣氣門開啟段2和進氣氣門開啟緩沖段1,進氣氣門關閉側依次設置有進氣氣門關閉段3和進氣氣門關閉緩沖段4。其中,進氣氣門開啟緩沖段I設置的凸輪轉角9的角度區(qū)間為59°至44°,對應的升程h為Omm至0.23586mm;進氣氣門開啟段2設置的凸輪轉角0的角度區(qū)間為44°至0°,對應的升程h為0.23586mm至6. 48446mm;進氣氣門關閉段3設置的凸輪轉角0的角度區(qū)間為0°至44°,對應的升程h為6. 48446mm至0.23586mm;進氣氣門關閉緩沖段4設置的凸輪轉角0的角度區(qū)間為44°至59°,對應的升程h為0. 23586mm至0_。如圖2所示,該發(fā)動機凸輪軸排氣凸輪的型線基圓直徑為I = 42. 6mm,且采用凹面凸輪結構。該排氣凸輪順時針運轉,凸輪轉角為0 1,對應的升程為hi ;由凸輪基圓圓點向上標出縱軸后,縱軸右側為排氣氣門開啟側,縱軸左側為排氣氣門關閉側(排氣氣門開啟側和排氣氣門關閉側對稱設置,凸輪轉角為e從縱軸開始順時針或逆時針分別度量),排氣氣門開啟側依次設置有排氣氣門開啟段6和排氣氣門開啟緩沖段5,排氣氣門關閉側依次設置有排氣氣門關閉段7和排氣氣門關閉緩沖段8。其中,排氣氣門開啟緩沖段5設置的凸輪轉角9 I的角度區(qū)間為80°至61°,對應的升程hi為Omm至0.31278mm;排氣氣門開啟段6設置的凸輪轉角0 1的角度區(qū)間為61°至0°,對應的升程hi為0.31278mm至7. 88759mm;排氣氣門關閉段7設置的凸輪轉角0 I的角度區(qū)間為0°至61°,對應的升程hi為7. 88759mm至0.31278mm;排氣氣門關閉緩沖段8設置的凸輪轉角0 I的角度區(qū)間為61°至80°,對應的升程hi為0. 31278mm至0_。進排氣凸輪型線凸輪轉角e (e I)和升程h(hi)的對應關系附表如下
權利要求1.一種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其特征在于,該進氣凸輪型線設置有進氣氣門開啟緩沖段、進氣氣門開啟段、進氣氣門關閉段和進氣氣門關閉緩沖段;所述進氣氣門開啟緩沖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59°至44°,對應的升程為Omm至O. 23586mm;所述進氣氣門開啟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44°至0°,對應的升程為O. 23586mm至6.48446mm;所述進氣氣門關閉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0°至44°,對應的升程為6.48446mm至O. 23586mm ;所述進氣氣門關閉緩沖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44°至59°,對應的升程為O. 23586mm至0_。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凸輪的凸輪型線基圓直徑為42. 6mm。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凸輪采用凹面凸輪結構。
4.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其特征在于,該發(fā)動機凸輪軸的排氣凸輪型線設置有排氣氣門開啟緩沖段、排氣氣門開啟段、排氣氣門關閉段和排氣氣門關閉緩沖段;所述排氣氣門開啟緩沖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80°至61°,對應的升程為Omm至O. 31278mm;所述排氣氣門開啟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61°至0°,對應的升程為O. 31278mm至7. 88759mm;所述排氣氣門關閉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0°至61°,對應的升程為7. 88759mm至O. 31278mm;所述排氣氣門關閉緩沖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61°至80°,對應的升程為O. 31278mm至0mm。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凸輪的型線基圓直徑為42. 6mm。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凸輪采用凹面凸輪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該進氣凸輪型線設置有進氣氣門開啟緩沖段、進氣氣門開啟段、進氣氣門關閉段和進氣氣門關閉緩沖段;進氣氣門開啟緩沖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59°至44°,對應的升程為0mm至0.23586mm;進氣氣門開啟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44°至0°,對應的升程為0.23586mm至6.48446mm;進氣氣門關閉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0°至44°,對應的升程為6.48446mm至0.23586mm;進氣氣門關閉緩沖段設置的凸輪轉角的角度區(qū)間為44°至59°,對應的升程為0.23586mm至0mm。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由于該發(fā)動機凸輪軸進氣凸輪型線設計使得進氣門是在內燃機吸氣行程中關閉,能夠避免內燃機回火和抑制爆震。
文檔編號F01L1/08GK202544947SQ201220129758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30日
發(fā)明者田翀, 黃強 申請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