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緩沖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應用于家具對象的緩沖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一些特定的家具,例如門或柜體都會裝設有緩沖裝置。該緩沖裝置可用來提供一第一構件相對一第二構件從開啟到關閉的末段行程時具有緩沖功能,以減緩該第一構件相對該第二構件關閉時的力道。如美國專利公告號us9,021,656b2揭露了一種家具的緩沖裝置包含一滑座(13)、一活塞(22)及一活塞桿(17)。其中,由該案的圖4a、4b可知,該活塞桿(17)的一端連接該活塞(22),且該活塞(22)位于該滑座(13)的一腔室(21)內。
具體而言,由目前的緩沖裝置的相關技術而言,活塞桿普遍上都是細長的桿體,且該活塞桿需要額外搭配一活塞。也就是說,現(xiàn)有技術的活塞桿與活塞為兩個獨立的構件。當該活塞桿與活塞兩者的材質不同時,例如該活塞桿為金屬且該活塞為塑料時,亦須注意活塞可能長時間受到強大的壓力使用而有損壞的疑慮。因此,若能開發(fā)一種不同的緩沖裝置,勢必可為市場帶來更多的選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緩沖裝置,以實現(xiàn)活塞桿結合活塞為單一構件,并可達到強化結構的緩沖功能。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觀點,一種緩沖裝置包含一缸體、一覆蓋組件、一活塞桿及一彈性件,其特點是:該缸體包含一內壁定義一腔室、及一開口連通該腔室,該腔室內填充有一緩沖流體;該覆蓋組件配置在相鄰該缸體的開口;該活塞桿可相對該缸體活動,該活塞桿包含一桿部、一延伸部、及一擴張部位于該桿部與該延伸部之間,其中,該桿部穿過該覆蓋組件,該擴張部的寬度大于該桿部的寬度;該彈性件設置在該缸體的腔室內,該彈性件用以提供彈力至該活塞桿。
較佳地,該缸體的內壁具有一溝槽,用以供該緩沖流體的至少一部分通過。
較佳地,該擴張部與該缸體的內壁之間具有一間隙,用以供該緩沖流體的至少一部分通過。
較佳地,該緩沖裝置還包含一基座安裝至該活塞桿而相鄰該延伸部,該基座設置在該缸體的腔室內且抵于該彈性件。
較佳地,該活塞桿還包含一安裝部自該延伸部凸出,該基座安裝至該安裝部。
較佳地,該基座具有至少一孔,用以供該緩沖流體的至少一部分通過。
較佳地,該緩沖裝置還包含一控制閥活動地安裝至該活塞桿的擴張部與該基座之間。
較佳地,該活塞桿的桿部、延伸部及擴張部是一體成型。
較佳地,該延伸部的寬度大于該桿部的寬度,且該延伸部的寬度小于該擴張部的寬度。
較佳地,該活塞桿由金屬材料制成。
較佳地,該覆蓋組件包含一蓋體、一套件及一密封環(huán),該蓋體具有一空間以容納該套件,該活塞桿的桿部穿過該套件,該密封環(huán)套置于該蓋體。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觀點,一種緩沖裝置包含一缸體、一覆蓋組件、一活塞桿、一基座、一控制閥及一彈性件,其特點是:該缸體包含一內壁定義一腔室、及一開口連通該腔室,該腔室內填充有一緩沖流體;該覆蓋組件配置在相鄰該缸體的開口;該活塞桿可相對該缸體活動,該活塞桿包含一桿部、一延伸部、及一擴張部位于該桿部與該延伸部之間,該桿部、該延伸部及該擴張部是一體成型,其中,該桿部伸出該開口,該擴張部的寬度大于該桿部的寬度,且該擴張部與該缸體的內壁之間具有一間隙用以供該緩沖流體的至少一部分通過;該基座安裝至該活塞桿而相鄰該延伸部,且該基座位于該缸體的腔室內;該控制閥活動地安裝至該活塞桿的擴張部與該基座之間;該彈性件設置在該缸體的腔室內,該彈性件用以提供彈力至該活塞桿;其中,當該活塞桿接受往一第一方向的力量時,該彈性件蓄積一彈力,且該控制閥相對該活塞桿的擴張部處于一位置以阻擋該間隙;其中,當往該第一方向的力量解除時,該活塞桿響應該彈性件的該彈力而能往一第二方向位移,使該控制閥遠離該位置而未阻擋該間隙。
附圖說明
為進一步說明證實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結構特點和效果,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的描述,其中:
圖1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緩沖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2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緩沖裝置的缸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3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緩沖裝置的組裝示意圖。
圖4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緩沖裝置的活塞桿接受以一第一方向的一力量的示意圖。
圖5顯示圖4的a區(qū)域的放大圖,用以顯示控制閥在一位置能夠阻擋一間隙。
圖6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該力量繼續(xù)往該第一方向施加至緩沖裝置的活塞桿的示意圖。
圖7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緩沖裝置的活塞桿響應一彈性件的彈力而往一第二方向位移的示意圖。
圖8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緩沖裝置的活塞桿響應該彈性件的彈力而能相對缸體回到一初始狀態(tài)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緩沖裝置20包含一缸體22、一覆蓋組件24、一活塞桿26及一彈性件28。較佳地,該緩沖裝置20還包含一基座30及一控制閥32。
如圖2所示,該缸體22包含一內壁34定義一腔室36、及一開口38連通該腔室36。于此實施例中,該缸體22大致上為筒狀結構,且該缸體22具有環(huán)形的該內壁34。較佳地,該缸體22的內壁34具有一溝槽40。該溝槽40是沿著該缸體22的長度方向配置。
如圖3所示,該基座30與該活塞桿26相對該缸體22處于一初始狀態(tài),且該缸體22的腔室36內可被填充有一緩沖流體42(圖3中,以復數(shù)個黑點來表示該緩沖流體42)。
該覆蓋組件24配置在相鄰該缸體22的開口38。較佳地,該覆蓋組件24包含一蓋體44、一套件46及一密封環(huán)48。該蓋體44具有一空間50可用來容納該套件46;該密封環(huán)48套置于該蓋體44,用以密封該缸體22的開口38。
該活塞桿26可相對該缸體22活動,且該活塞桿26包含一桿部52、一延伸部54、及一擴張部56位于該桿部52與該延伸部54之間。較佳地,該活塞桿26還包含一安裝部58自該延伸部54凸出。于此,該活塞桿26可由金屬材料所制成。此外,該活塞桿26的桿部52、延伸部54、擴張部56及安裝部58是一體成型,因此,本案實施例所提供的該活塞桿26可具有較佳的結構強度;其中,該擴張部56可視為是一活塞。該擴張部56的寬度w1大于該桿部52的寬度w2;該延伸部54的寬度w3大于該桿部52的寬度w2,且該延伸部54的寬度w3小于該擴張部56的寬度w1。簡言之,以數(shù)學式表示則為w1>w3>w2。此外,該桿部52穿過該覆蓋組件24,例如穿過該套件46與該蓋體44而可伸出該缸體22的開口38的外部。該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與該缸體22的內壁34之間具有一間隙60。
該彈性件28設置在該缸體22的腔室36內,且該彈性件28用以提供彈力至該活塞桿26,使該活塞桿26的桿部52的一部分能保持伸出在該缸體22的開口38的外部。
該基座30安裝至該活塞桿26的安裝部58而相鄰該延伸部54。該基座30設置在該缸體22的腔室36內且抵于該彈性件28。較佳地,該基座30具有至少一孔62。
該控制閥32可活動地安裝至該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與該基座30之間。具體而言,該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與該基座30之間具有一間距l(xiāng)1,該控制閥32具有一尺寸l2小于該間距l(xiāng)1,使該控制閥32可在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與該基座30之間活動。該控制閥32大致為環(huán)形結構且由可撓性材料所制成,且該控制閥32具有一環(huán)形開口64可供該活塞桿26的延伸部54穿過。例如,該環(huán)形開口64的口徑是大于該活塞桿26的延伸部54的尺寸以供該延伸部54穿過。
如圖3與圖4所示,當一力量往一第一方向d1施加至該活塞桿26時,該活塞桿26往該第一方向d1位移,使該基座30推抵該彈性件28,令該彈性件28可蓄積一彈力,且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被擠壓而能往該開口38的方向流動。
具體而言,當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往該開口38的方向流動時,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可通過該基座30的至少一孔62、該控制閥32的環(huán)形開口64、該溝槽40或該間隙60。其中,借助該溝槽40或該間隙60,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能從該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的一側流動至該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的另一側。于此實施例中,在該活塞桿26往該第一方向d1位移的過程中,該控制閥32能相對該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處于一位置p以阻擋該間隙60(此部分可配合圖5)。因此,于此狀態(tài)下,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會被強迫從該溝槽40流動至該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的該另一側。
如圖4與圖6所示,當該力量繼續(xù)往該第一方向d1施加至該活塞桿26時,該基座30進一步推抵該彈性件28,使該彈性件28蓄積該彈力,且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被擠壓而能從該溝槽40繼續(xù)流動至該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的該另一側。
如圖7與圖8所示,當上述往第一方向d1的力量解除時,該基座30與該活塞桿26能夠響應該彈性件28的該彈力而往一第二方向d2位移,其中該第二方向d2與該第一方向d1為相反方向。于該基座30與該活塞桿26往該第二方向d2位移的過程中,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被擠壓,使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會從該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的該另一側往遠離該開口38的方向回流。于此回流的過程中,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可通過該間隙60;或者,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可通過該溝槽40。其中,借助該基座30響應該彈性件28的該彈力往該第二方向d2位移,使該控制閥32能靠近至該基座30。簡單來說,該控制閥32遠離上述位置p而未阻擋該間隙60;或者,借助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回流,使該控制閥32可從上述位置p被該緩沖流體42的一部分帶動且朝該基座30位移而能靠近至該基座30,換言之,該控制閥32亦可據(jù)此遠離上述位置p。
由此可知,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提供的緩沖裝置22的活塞桿26為一體成形的單一構件,其中活塞桿26的擴張部56的寬度大于該桿部52;此外,該缸體22設置有該溝槽40,以供緩沖流體42通過。
根據(jù)以上的說明,可知本發(fā)明的增進功效與優(yōu)點即在于:以實現(xiàn)活塞桿結合活塞為單一構件,并可達到強化結構的緩沖功能。
雖然本發(fā)明已參照當前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但是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fā)明,在沒有脫離本發(fā)明精神的情況下還可作出各種等效的變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發(fā)明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上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