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哈式合金加工導向輪,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導向輪。
背景技術:
1、哈氏合金包括鎳鉬系哈斯特洛伊b-2、鎳鉻鉬系哈斯特洛伊c-4等,而哈式合金在進行熱加工時需要使用到導向輪進行導向傳遞。
2、目前市面上的導向輪大多是一體式制造,且均為金屬材料制造,其導熱率較高,而在哈式合金熱加工處理時所用到現有的金屬導向輪容易導致熱量在導向傳輸過程中損耗過大,從而影響使用效果,為此,我們提供一種新型導向輪來解決此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導向輪。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新型導向輪,包括輪體,所述輪體包括有外輪和內輪,所述外輪的內腔等距設置有梅花槽,所述內輪的外側一體化等距設置有與之相嵌合的梅花凸塊,所述內輪的中部設置有軸承孔,所述內輪的兩側共同安裝有保溫組件;
3、所述保溫組件包括有設置在內輪兩側的第一側盤和第二側盤,所述輪體的兩側均設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側盤和第二側盤均卡接在卡槽的內腔。
4、進一步,所述內輪的外側等距設置有四個插槽,所述第一側盤的外側一體化連接有與之相插接的四個插塊,所述第一側盤的外側一體化連接有外螺紋套,所述外螺紋套位于軸承孔的內腔,所述第二側盤的一側一體化連接有軸承套,所述軸承套插入在軸承孔的內腔,且所述軸承套位于外螺紋套的內腔,所述外螺紋套的內腔與軸承套外側相貼合,所述軸承套的外側固定套接有與外螺紋套相螺接的內螺紋套。
5、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軸承套的外側活動套接有保溫套所述保溫套的外徑與軸承孔的內腔大小相匹配,所述保溫套為耐高溫保溫棉材料所制。
6、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第一側盤和第二側盤相對應的一側均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腔均安裝有墊片,所述墊片為耐高溫橡膠材料所制。
7、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第一側盤和第二側盤的外表面均噴涂有保溫涂料層。
8、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輪體的外側設置有凹槽。
9、進一步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外輪為鎢鋼材料所制,所述內輪為水玻璃和氧化鋁混合所制。
10、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在于:1、通過鎢鋼材料所制的外輪,有效的提高硬度和耐磨效果,且水玻璃和氧化鋁混合所制的內輪,其為水玻璃和氧化鋁的固態(tài)物導熱率低,減少加工時熱量損,有效的降低了此導向輪在使用時吸收高溫金屬零部件的熱度,進而有效的減低了工件的熱量損失,提高了此導向輪的傳動使用效果;
11、2、通過在軸承套和內螺紋套外側套上耐高溫保溫棉材料所制保溫套,有效的提高了保溫效果,降低了內輪向外傳遞熱量,且通過外表面均設計噴涂有保溫涂料的第一側盤和第二側盤,進一步的提高了隔熱保溫的效果,避免了熱量消散過快,有效的降低了導熱率,減低了工件的熱量損失,提高了此導向輪的使用效果。
1.一種新型導向輪,包括輪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輪體包括有外輪和內輪,所述外輪的內腔等距設置有梅花槽,所述內輪的外側一體化等距設置有與之相嵌合的梅花凸塊,所述內輪的中部設置有軸承孔,所述內輪的兩側共同安裝有保溫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導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輪的外側等距設置有四個插槽,所述第一側盤的外側一體化連接有與之相插接的四個插塊,所述第一側盤的外側一體化連接有外螺紋套,所述外螺紋套位于軸承孔的內腔,所述第二側盤的一側一體化連接有軸承套,所述軸承套插入在軸承孔的內腔,且所述軸承套位于外螺紋套的內腔,所述外螺紋套的內腔與軸承套外側相貼合,所述軸承套的外側固定套接有與外螺紋套相螺接的內螺紋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導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套的外側活動套接有保溫套所述保溫套的外徑與軸承孔的內腔大小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導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盤和第二側盤相對應的一側均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腔均安裝有墊片。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新型導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盤和第二側盤的外表面均噴涂有保溫涂料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導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輪體的外側設置有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