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噻蟲胺抗原、抗體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噻蟲胺抗原、抗體及其應用,屬于免疫化學分析技術領域。專用于噻蟲胺多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其在環(huán)境和農產品中噻蟲胺殘留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
背景技術:
噻蟲胺(clothianidin),化學名I-(2_氯-I, 3_噻唑_5_基甲基)_3_甲基_2_硝基胍,由日本住化武田/拜耳聯(lián)合開發(fā),于2001年12月在日本獲得登記,化學結構見下圖,分子式=C6H8CIN5O2S,相對分子質量249. 68,熔點176. 8°C。噻蟲胺是含噻唑環(huán)的新型煙堿類殺蟲劑,主要作用于昆蟲神經系統(tǒng)突觸后膜的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噻蟲胺以其新穎的作用機制、廣譜高效的殺蟲活性、靈活的使用方法,被廣泛應用于防治危害水稻、蔬菜、果園、茶葉等作物的半翅目、鞘翅目、雙翅目和某些鱗翅目害蟲。人們長期食用被噻蟲胺污染 的農產品會造成內分泌系統(tǒng)的紊亂甚至導致癌癥的發(fā)生。此外,噻蟲胺對蜜蜂和家蠶高毒。因而,需要一種靈敏、快速、選擇性的殘留檢測方法。
N-NO2 N
H3C-N 人
HH S Cl
噻蟲胺美國發(fā)布部分蔬菜和水果的噻蟲胺最大允許殘留量為O. 05mg/kg。目前噻蟲胺殘留檢測方法采用儀器分析方法,如液相色譜分析法、氣相色譜分析法、液相-質譜連用分析法等。這些儀器分析方法靈敏準確,但檢測儀器昂貴、樣品前處理較繁瑣、檢測費時費力、難以滿足大量樣品快速簡便檢測的需要。免疫檢測方法具有快速、廉價、簡便、靈敏、特異的優(yōu)點,在大量樣品快速篩選和現(xiàn)場監(jiān)測中顯示出獨特優(yōu)勢。ELISA是一種將酶催化反應和免疫反應相結合的免疫標記測定技術,有酶催化反應的高靈敏度和抗原抗體反應的高特異性,在靈敏度方面有很大的優(yōu)勢。ELISA作為一種快速靈敏的檢測方法,在許多小分子免疫分析中已得到較成熟的應用。通過化學合成噻蟲胺半抗原和人工抗原,制備針對噻蟲胺的特異性抗體,建立噻蟲胺免疫學檢測方法。該發(fā)明方法的完成,將解決噻蟲胺半抗原合成,抗體制備等關鍵技術,建立噻蟲胺的ELISA快速檢測技術。該發(fā)明不僅為食品安全檢測,而且為我國農產品等的出入境檢測、環(huán)境監(jiān)測部門的水域監(jiān)測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檢測方法。對我國農產品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食品安全問題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重要的社會、經濟價值。目前國內外尚未見有關噻蟲胺的免疫學研究報道。
發(fā)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噻蟲胺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對環(huán)境和農產品中噻蟲胺的殘留進行準確、靈敏、快速、簡單的檢測。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噻蟲胺殘留ELISA檢測方法,包括I人工半抗原制備將8mmol (O. 45g)K0H溶解于20mL乙醇中,加入4mmol (O. 42g) β_巰基丙酸攪拌,待完全溶解后加入4mmol (I. 02g)噻蟲胺,80°C攪拌回流2h。反應結束后,過濾反應液,濾液減壓濃縮得淡黃色固體。加入50mL水,用lmol/L的鹽酸調節(jié)pH = 2. O。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經水洗和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濃縮得白色粉末狀物質,經甲醇重結晶,得白色晶體。噻蟲胺人工半抗原化學名為3-(5-((3-甲基-2-硝基胍)-基甲基)噻唑-2-巰基)
丙酸,分子結構如下·
權利要求
1.噻蟲胺多克隆抗體,是由免疫新西蘭大白兔獲得的。
2.權利要求I所述噻蟲胺抗體的制備方法,包括 1)人工半抗原,其特征在于它的分子結構式為
3.權利要求I所述噻蟲胺多克隆抗體酶聯(lián)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建立,及在檢測環(huán)境和農產品中噻蟲胺殘留量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噻蟲胺抗原、抗體及其應用,屬于免疫化學分析技術領域。專用于噻蟲胺特異性多克隆抗體制備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及其在環(huán)境和農產品中噻蟲胺殘留的高靈敏快速檢測。通過對噻蟲胺噻唑環(huán)上氯原子進行取代,合成了半抗原,化學名為3-(5-((3-甲基-2-硝基胍)-基甲基)噻唑-2-巰基)丙酸,將其分別于牛血清蛋白和卵清蛋白偶聯(lián)制備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用免疫抗原免疫新西蘭大白兔,獲得噻蟲胺的特異性多克隆抗體。建立的ELISA線性范圍為1.1μg/L-2mg/L,檢測限為1.1μg/L。本發(fā)明半抗原合成技術簡便可行,抗體特異性高,適用于環(huán)境和農產品中大批量樣品檢測和現(xiàn)場監(jiān)測。
文檔編號G01N33/53GK102875671SQ20121036382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fā)明者王鳴華, 李明, 施海燕 申請人:南京農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