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新能源電池,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芯結構、電池模組、電池包及車輛。
背景技術:
1、鋰離子電池在生產中需要經過mylar(邁拉)膜包覆電池卷芯工序,mylar膜是一種絕緣膜。mylar膜為整體片狀,需要將其按照卷芯的輪廓外形進行彎折以及壓緊貼合使其適配卷芯的輪廓外形,再將成型的mylar膜與電芯的下塑膠進行熱熔定型,最后貼膠固定。
2、現(xiàn)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點:第一,裸電芯絕緣片熱熔后焊印表面有殘渣、拉絲或凸包等殘留物,在電芯制造過程中容易引起激光焊接炸點、焊接失效等不良,導致產品報廢;第二;mylar熱熔工藝需增加熱熔焊接工序,工藝復雜,導致整個電芯制造流程變長,并且需要設備和場地配合,設備占地面積大;第三,熱熔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極易形成拉絲,拉絲夾入頂蓋激光焊接的位置也容易引發(fā)焊接爆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芯結構、電池模組、電池包及車輛,能夠解決現(xiàn)有的電芯通過熱熔工藝使其表面覆膜存在的工序繁多、工藝復雜、良品率較低、安全性較差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xiàn)的:
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電芯結構,包括電芯本體、絕緣膜和頂蓋組件,所述絕緣膜包覆于所述電芯本體的外表面,所述頂蓋組件上設置有定位部,所述絕緣膜上對應所述定位部設置有穿過孔,所述頂蓋組件固定安裝于所述電芯本體的頂部,且所述定位部定位容置于所述穿過孔內。該電芯結構能夠解決現(xiàn)有的電芯通過熱熔工藝使其表面覆膜存在的工序繁多、工藝復雜、良品率較低、安全性較差的問題。
4、作為一種可實施的方式,所述電芯本體包括側面以及位于所述側面相對兩端的頂面和底面,所述絕緣膜包括第一膜層以及與所述第一膜層連接的第二膜層,所述第一膜層與所述側面貼合,所述第二膜層能夠相對所述第一膜層朝向靠近所述頂面一側翻折。
5、作為一種可實施的方式,所述側面和所述第一膜層的投影形狀均為矩形,所述第二膜層的數(shù)量為四個,四個所述第二膜層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膜層靠近所述頂面的開口的四條邊上。
6、作為一種可實施的方式,所述穿過孔位于所述第二膜層上,所述第二膜層遠離所述第一膜層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穿過孔連通的扣縫,所述定位部通過所述扣縫容置于所述穿過孔內。
7、作為一種可實施的方式,沿所述第二膜層遠離所述第一膜層的方向,所述扣縫的寬度先逐漸變小后逐漸變大。
8、作為一種可實施的方式,所述頂蓋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下塑膠和蓋板,所述定位部為設置于所述下塑膠上的定位柱,翻折后的所述第二膜層夾持于所述下塑膠和所述蓋板之間。
9、作為一種可實施的方式,所述第二膜層的投影形狀為梯形,相鄰兩個所述第二膜層的相互靠近的側邊相接觸。
1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電池模組,包括上述的電芯結構。該電芯結構能夠解決現(xiàn)有的電芯通過熱熔工藝使其表面覆膜存在的工序繁多、工藝復雜、良品率較低、安全性較差的問題。
1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電池包,包括上述的電池模組。該電芯結構能夠解決現(xiàn)有的電芯通過熱熔工藝使其表面覆膜存在的工序繁多、工藝復雜、良品率較低、安全性較差的問題。
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車輛,包括上述的電池包。該電芯結構能夠解決現(xiàn)有的電芯通過熱熔工藝使其表面覆膜存在的工序繁多、工藝復雜、良品率較低、安全性較差的問題。
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申請?zhí)峁┑碾娦窘Y構,包括電芯本體、絕緣膜和頂蓋組件,在實際生產制造過程中,先將絕緣膜包覆于電芯本體的外表面,由于頂蓋組件上設置有定位部,絕緣膜上對應定位部設置有穿過孔,因此,只需將頂蓋組件固定安裝于電芯本體的頂部,且定位部定位容置于穿過孔內,便可通過頂蓋組件提供壓緊力,從而對絕緣膜與電芯本體實現(xiàn)壓合固定。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該電芯結構由于省去了熱熔工序,因此,能夠解決現(xiàn)有的電芯通過熱熔工藝使其表面覆膜存在的工序繁多、工藝復雜、良品率較低、安全性較差的問題。
1.一種電芯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電芯本體、絕緣膜和頂蓋組件,所述絕緣膜包覆于所述電芯本體的外表面,所述頂蓋組件上設置有定位部,所述絕緣膜上對應所述定位部設置有穿過孔,所述頂蓋組件固定安裝于所述電芯本體的頂部,且所述定位部定位容置于所述穿過孔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芯本體包括側面以及位于所述側面相對兩端的頂面和底面,所述絕緣膜包括第一膜層以及與所述第一膜層連接的第二膜層,所述第一膜層與所述側面貼合,所述第二膜層能夠相對所述第一膜層朝向靠近所述頂面一側翻折。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和所述第一膜層的投影形狀均為矩形,所述第二膜層的數(shù)量為四個,四個所述第二膜層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膜層靠近所述頂面的開口的四條邊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過孔位于所述第二膜層上,所述第二膜層遠離所述第一膜層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穿過孔連通的扣縫,所述定位部通過所述扣縫容置于所述穿過孔內。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芯結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膜層遠離所述第一膜層的方向,所述扣縫的寬度先逐漸變小后逐漸變大。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下塑膠和蓋板,所述定位部為設置于所述下塑膠上的定位柱,翻折后的所述第二膜層夾持于所述下塑膠和所述蓋板之間。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層的投影形狀為梯形,相鄰兩個所述第二膜層的相互靠近的側邊相接觸。
8.一種電池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芯結構。
9.一種電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池模組。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