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清熱解毒止癢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1、蚊蟲叮咬后,其毒液成分復雜,包含多種引起人體皮膚紅腫、瘙癢的化學物質(zhì)。這些成分的不同組合和濃度能導致個體反應差異大,增加了治療的難度。不同人群對蚊蟲叮咬的反應程度不同,部分人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過敏反應。對于過敏體質(zhì)的患者,治療時需要特別關(guān)注抗過敏藥物的選用和劑量調(diào)整。一些外用或口服藥物雖然能緩解瘙癢和紅腫,但可能伴隨副作用,如皮膚干燥、色素沉著等。痤瘡和痱子的病因多樣,包括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堵塞、細菌感染等。長期使用某些外用或口服藥物可能導致皮膚耐受性或藥物依賴性。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上述不足,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清熱解毒止癢膏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shù)中蚊蟲叮咬、痤瘡痱子等皮膚紅腫瘙癢疾患在治療時存在過敏反應、治療周期長、藥物耐受性與依賴性差異大的問題。
2、為了達到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清熱解毒止癢膏,按重量份數(shù)計算,由以下原料制成:紫草10份、綠豆衣30份、連翹6份、金銀花6份、乳香3份、沒藥3份、皂角刺3份、浙貝母3份、丹參3份、白僵蠶2份、蟬蛻2份、片姜黃2份、荊芥炭2份、植物油200份、蜂蠟和薄荷冰少量。
3、進一步地,上述清熱解毒止癢膏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4、s1,藥材加工:按照預設(shè)的配比量,稱取紫草、綠豆衣、連翹、金銀花、乳香、沒藥、皂角刺、浙貝母、丹參、白僵蠶、蟬蛻、片姜黃和荊芥炭,將稱取的藥材研成粉末,并混合均勻;
5、s2,浸泡提?。簩⑺幉姆勰┘尤胫参镉椭袛嚢杈鶆颍玫交旌衔?;將混合物靜置浸泡三個月;浸泡完成后,將植物油與藥材渣分離,得到澄清的藥油;
6、s3,加熱藥油:在隔水加熱的條件下,將藥油加熱;
7、s4,制備軟膏:加熱過程中,逐步加入蜂蠟和薄荷冰,攪拌至蜂蠟完全融化,得到軟膏;
8、s5,分裝與冷卻:趁熱將制成的軟膏分裝到預先消毒干燥的容器中,將容器放置在陰涼通風處自然冷卻。
9、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紫草具有涼血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血熱毒盛所致的斑疹紫黑等癥狀,對改善皮膚炎癥有積極作用。綠豆衣性味甘寒,能清熱解毒、消暑利濕,有助于清除體內(nèi)熱毒,改善皮膚瘙癢等癥狀。連翹和金銀花均為清熱解毒之佳品,連翹能散結(jié)消腫,金銀花可疏散風熱,兩者合用,對于熱毒壅盛所致的皮膚紅腫、瘙癢有顯著療效。乳香和沒藥均為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良藥,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炎癥消退,緩解疼痛。皂角刺能消腫排膿,浙貝母清熱化痰、散結(jié)解毒,兩者協(xié)同作用,有助于消散皮膚結(jié)節(jié),減輕炎癥。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消癰,對于血熱瘀滯所致的皮膚病變有良好療效。白僵蠶和蟬蛻均能祛風止癢,白僵蠶還能化痰散結(jié),蟬蛻善疏散風熱,兩者合用,增強祛風止癢效果。片姜黃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有助于改善氣血不暢引起的皮膚問題。荊芥炭止血、祛風、理血,對于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及皮膚瘙癢有治療作用。
10、本發(fā)明將藥材研成粉末并混合均勻,有助于藥材成分的充分釋放和均勻分布,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長時間的浸泡使藥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于植物油中,形成澄清的藥油,保證了藥物的穩(wěn)定性和有效性。隔水加熱避免了直接高溫對藥物成分的破壞,同時逐步加入蜂蠟和薄荷冰,既保證了軟膏的成型,又賦予了軟膏清涼止癢的特性。趁熱分裝保證了軟膏的流動性,自然冷卻則避免了因急劇降溫而產(chǎn)生的內(nèi)部應力,保證了軟膏的質(zhì)量。
11、本發(fā)明通過多種清熱解毒藥材的協(xié)同作用,能有效清除體內(nèi)熱毒,改善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變。通過祛風止癢、活血化瘀等藥材的配伍,能迅速緩解皮膚瘙癢、腫脹等癥狀。藥材中的活性成分能促進皮膚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加速傷口的愈合過程。所有藥材均為天然植物成分,不含化學添加劑,對皮膚無刺激性,適合各種膚質(zhì)使用。
1.一種清熱解毒止癢膏,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數(shù)計算,由以下原料制成:紫草10份、綠豆衣30份、連翹6份、金銀花6份、乳香3份、沒藥3份、皂角刺3份、浙貝母3份、丹參3份、白僵蠶2份、蟬蛻2份、片姜黃2份、荊芥炭2份、植物油200份、蜂蠟和薄荷冰少量。
2.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清熱解毒止癢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