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無人航行,特別涉及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
背景技術:
1、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富足,精神生活需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傳統(tǒng)的燈光表演僅局限在陸地上,場景單一,表現(xiàn)力不足,因此燈光表演也不斷地發(fā)展到空中以及水上,而在水上進行燈光表演時,需要使用到水上無人航行器,水上無人航行器可以搭載表演用的燈具,在水上隨意移動以擺成不同的造型,燈光的絢麗加上水面的倒影為觀眾帶來了獨特的視覺體驗,而目前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多采用傳統(tǒng)的推進方式,缺乏萬向行駛的能力,在復雜的表演場景中,難以快速、靈活地調(diào)整位置和方向,限制了表演的創(chuàng)意和效果,更為關鍵的是,航行器底部的推進器通常沒有備用方案,一旦推進器在表演過程中出現(xiàn)故障,如電機損壞、螺旋槳斷裂等,航行器將無法正常行駛,可能導致表演中斷,嚴重影響表演的順利進行,而且,由于缺乏備用推進器,航行器底部的多個推進器的使用狀態(tài)不一致,單個推進器過度使用損耗較大時,整個航行器都需要停止進行維修維護,無法保證所有推進器的使用狀態(tài)一致以便于同時進行維修維護。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提供冗余推進器以進行備份使用,同時可以調(diào)度水下推進器的使用,使得使用狀態(tài)保持一致,從而可以統(tǒng)一進行維修維護。
2、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3、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包括船體、傳感器組、無線傳輸器、主控單元、水下推進器、第一電動推桿、雙向推進器以及冗余備份機構,所述傳感器組、無線傳輸器以及主控單元設置在船體上表面,所述水下推進器呈中心對稱設置在船體下表面,所述第一電動推桿設置在船體側壁,其輸出軸與雙向推進器頂端連接;所述冗余備份機構包括電動轉臺、第二電動推桿、升降板、第三電動推桿、電磁座、冗余推進器、金屬板以及快拆裝機構,所述船體底面中部設置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外圍設置有環(huán)形軌道,所述船體底面還設置有條形軌道,所述條形軌道一端與環(huán)形軌道連接,另一端延伸到容納槽,所述水下推進器通過快拆裝機構設置在環(huán)形軌道上,所述電動轉臺設置在容納槽頂面,所述第二電動推桿設置在電動轉臺的旋轉面上,其輸出軸與升降板頂面連接,所述第三電動推桿設置在升降板頂面,其桿輸出軸與電磁座側壁連接,所述金屬板設置在水下推進器底面以及冗余推進器底面,所述冗余推進器底面的金屬板置于其中一個電磁座上方,所述主控單元分別與傳感器組、無線傳輸器、水下推進器、第一電動推桿、雙向推進器、電動轉臺、第二電動推桿、第三電動推桿、電磁座、冗余推進器以及快拆裝機構電連接。
4、優(yōu)選的,所述傳感器組包括方向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以及角速度傳感器,所述主控單元分別與方向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以及角速度傳感器電連接。
5、優(yōu)選的,所述快拆裝機構包括安裝板、第四電動推桿、橫桿、電機以及倒t型桿,所述安裝板設置在水下推進器頂面以及冗余推進器頂面,其上設置有第一穿行槽,所述船體底面設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底面設置有第二穿行槽,所述第四電動推桿設置在空腔內(nèi)頂面,其輸出軸與橫桿頂面中部連接,所述電機設置在橫桿頂面,其輸出軸穿過橫桿與倒t型桿頂端連接,所述倒t型桿位于第二穿行槽上方,所述主控單元分別與第四電動推桿以及電機電連接。
6、優(yōu)選的,所述快拆裝機構還包括插頭,所述水下推進器頂面以及冗余推進器頂面設置有插口,所述空腔底面設置有通孔,所述插頭設置在橫桿底面,并位于通孔上方,所述插頭與船體上的電源電連接。
7、優(yōu)選的,所述冗余備份機構還包括限位滑塊,所述限位滑塊設置在水下推進器頂面以及冗余推進器頂面,所述水下推進器頂面的限位滑塊位于環(huán)形軌道中。
8、優(yōu)選的,還包括rtk定位儀,所述rtk定位儀設置在船體上表面,所述主控單元與rtk定位儀電連接。
9、優(yōu)選的,所述冗余備份機構還包括流速傳感器,所述流速傳感器設置在升降板底面,所述主控單元與流速傳感器電連接。
10、優(yōu)選的,還包括承載板以及連桿,所述承載板設置在船體側壁,所述第一電動推桿設置在承載板上,其輸出軸穿過承載板與連桿頂端連接,所述雙向推進器設置在連桿底端。
11、優(yōu)選的,還包括清理機構,所述清理機構包括觸發(fā)桿、常開按鈕、電池組、水泵、抽水管、噴頭以及輸水管,所述觸發(fā)桿設置在連桿側壁,所述常開按鈕設置在船體側壁,并位于觸發(fā)桿的移動路徑上,所述電池組以及水泵設置在船體上表面,所述水泵通過常開按鈕與電池組電連接,所述抽水管頂端與水泵連接,其底端穿到船體下方,所述噴頭設置在船體側壁,并朝向雙向推進器,所述輸水管連接水泵與噴頭。
1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3、本發(fā)明的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在船體的底部中心對稱設置了4個水下推進器,同時在船體的一側設置了雙向推進器,通過雙向推進器可以調(diào)整船體的方向,而后通過至多兩個水下推進器穩(wěn)定船體的前進方向,實現(xiàn)萬向行駛,以便于帶動燈具在水上移動以營造不同的燈光效果,除此以外,在船體的底部還設置了冗余推進器,通過第二電動推桿可以帶動升降板下降,而后第三電動推桿可以通過電磁座帶動冗余推進器向外移動,將冗余推進器與其中一個故障或者使用狀態(tài)較差的水下推進器進行替換,從而可以保證船體的正常行駛,同時可以將水下推進器和冗余推進器的使用狀態(tài)保持基本一致,以便于統(tǒng)一進行維護維修,降低維修成本。
1.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船體、傳感器組、無線傳輸器、主控單元、水下推進器、第一電動推桿、雙向推進器以及冗余備份機構,所述傳感器組、無線傳輸器以及主控單元設置在船體上表面,所述水下推進器呈中心對稱設置在船體下表面,所述第一電動推桿設置在船體側壁,其輸出軸與雙向推進器頂端連接;所述冗余備份機構包括電動轉臺、第二電動推桿、升降板、第三電動推桿、電磁座、冗余推進器、金屬板以及快拆裝機構,所述船體底面中部設置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外圍設置有環(huán)形軌道,所述船體底面還設置有條形軌道,所述條形軌道一端與環(huán)形軌道連接,另一端延伸到容納槽,所述水下推進器通過快拆裝機構設置在環(huán)形軌道上,所述電動轉臺設置在容納槽頂面,所述第二電動推桿設置在電動轉臺的旋轉面上,其輸出軸與升降板頂面連接,所述第三電動推桿設置在升降板頂面,其桿輸出軸與電磁座側壁連接,所述金屬板設置在水下推進器底面以及冗余推進器底面,所述冗余推進器底面的金屬板置于其中一個電磁座上方,所述主控單元分別與傳感器組、無線傳輸器、水下推進器、第一電動推桿、雙向推進器、電動轉臺、第二電動推桿、第三電動推桿、電磁座、冗余推進器以及快拆裝機構電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組包括方向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以及角速度傳感器,所述主控單元分別與方向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以及角速度傳感器電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裝機構包括安裝板、第四電動推桿、橫桿、電機以及倒t型桿,所述安裝板設置在水下推進器頂面以及冗余推進器頂面,其上設置有第一穿行槽,所述船體底面設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底面設置有第二穿行槽,所述第四電動推桿設置在空腔內(nèi)頂面,其輸出軸與橫桿頂面中部連接,所述電機設置在橫桿頂面,其輸出軸穿過橫桿與倒t型桿頂端連接,所述倒t型桿位于第二穿行槽上方,所述主控單元分別與第四電動推桿以及電機電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裝機構還包括插頭,所述水下推進器頂面以及冗余推進器頂面設置有插口,所述空腔底面設置有通孔,所述插頭設置在橫桿底面,并位于通孔上方,所述插頭與船體上的電源電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備份機構還包括限位滑塊,所述限位滑塊設置在水下推進器頂面以及冗余推進器頂面,所述水下推進器頂面的限位滑塊位于環(huán)形軌道中。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rtk定位儀,所述rtk定位儀設置在船體上表面,所述主控單元與rtk定位儀電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備份機構還包括流速傳感器,所述流速傳感器設置在升降板底面,所述主控單元與流速傳感器電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承載板以及連桿,所述承載板設置在船體側壁,所述第一電動推桿設置在承載板上,其輸出軸穿過承載板與連桿頂端連接,所述雙向推進器設置在連桿底端。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萬向行駛的水上無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清理機構,所述清理機構包括觸發(fā)桿、常開按鈕、電池組、水泵、抽水管、噴頭以及輸水管,所述觸發(fā)桿設置在連桿側壁,所述常開按鈕設置在船體側壁,并位于觸發(fā)桿的移動路徑上,所述電池組以及水泵設置在船體上表面,所述水泵通過常開按鈕與電池組電連接,所述抽水管頂端與水泵連接,其底端穿到船體下方,所述噴頭設置在船體側壁,并朝向雙向推進器,所述輸水管連接水泵與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