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叉車,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
背景技術:
1、傳統(tǒng)手動液壓叉車,人員進行起升作業(yè)需要使用手臂扶穩(wěn)液壓車,用腳連續(xù)踩踏液壓踏板的方式,來完成起升作業(yè),人員腳踏作業(yè)時操作頻率較高,起升過程耗時長,影響效率;完全依靠人員腳踏力,人員作業(yè)強度高;傳統(tǒng)手動液壓叉車動作時,升降速度不易控制,導致叉運貨物傾翻可能性增大,有損傷貨物的隱患,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提到的技術問題。
2、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包括主框架、連桿支撐梁、連桿叉臂連接梁和叉臂,所述主框架上設置有電動液壓推桿,所述電動液壓推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電動液壓推桿的另一端連接于連桿支撐梁上,所述連桿支撐梁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連桿支撐梁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連桿叉臂連接梁上,所述連桿叉臂連接梁連接有叉臂。
4、優(yōu)先地,所述連桿叉臂連接梁包括第一轉接軸和第二轉接軸,所述第一轉接軸和所述第二轉接軸沿著水平方向平行設置,所述連桿支撐梁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第一轉接軸上。
5、優(yōu)先地,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還包括連桿輔助梁,所述連桿輔助梁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連桿輔助梁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第二轉接軸上。
6、優(yōu)先地,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還包括推桿,所述推桿連接于所述主框架上。
7、優(yōu)先地,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還包括滾輪支腿,所述滾輪支腿連接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滾輪支腿上連接有滾輪。
8、優(yōu)先地,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還包括車輪,所述車輪連接于所述主框架上。
9、優(yōu)先地,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還包括鋰電池包,所述鋰電池包固定于于所述主框架上。
10、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升降作業(yè)過程人工只需要按動升降按鈕即可實現(xiàn)電動液壓推桿作業(yè),實現(xiàn)液壓叉車的升降作業(yè),徹底取代原來人工踩腳踏的作業(yè)模式;電控升降操作簡便,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員操作強度;電控升降作業(yè)可以保證叉車保持勻速升降,降低叉運貨物傾翻風險。
1.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包括主框架、連桿支撐梁、連桿叉臂連接梁和叉臂,所述主框架上設置有電動液壓推桿,所述電動液壓推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電動液壓推桿的另一端連接于連桿支撐梁上,所述連桿支撐梁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連桿支撐梁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連桿叉臂連接梁上,所述連桿叉臂連接梁連接有叉臂。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叉臂連接梁包括第一轉接軸和第二轉接軸,所述第一轉接軸和所述第二轉接軸沿著水平方向平行設置,所述連桿支撐梁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第一轉接軸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還包括連桿輔助梁,所述連桿輔助梁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連桿輔助梁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第二轉接軸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還包括推桿,所述推桿連接于所述主框架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還包括滾輪支腿,所述滾輪支腿連接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滾輪支腿上連接有滾輪。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還包括車輪,所述車輪連接于所述主框架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便攜式液壓叉車還包括鋰電池包,所述鋰電池包固定于于所述主框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