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直線篩,特別是一種適用于直線篩網地腳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直線篩的使用非常普遍,而直線篩的篩網固定一般都是利用絲桿和篩網兩側的卡環(huán)進行固定,而絲桿本身的固定一般也是采用焊接或者利用篩箱內底部的角鐵進行螺母固定;這樣的固定方式都較為繁雜,且如果需要將絲桿進行更換時,拆卸也較為麻煩,不利用直線篩的快速檢修和安裝。另:由于振動篩在使用時的振動,篩網易帶動絲桿也發(fā)生一定的轉動,長時間使用,絲桿上固定的螺栓就會發(fā)生松動,更不利于直線篩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直線篩網地腳固定裝置。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直線篩網地腳固定裝置,它包括篩框,其特征在于:在篩框的內側底部固定有┌ 形角鐵,角鐵上方開有凹槽,凹槽內裝配有絲桿,絲桿底部固定有偏心塊,篩框的內側頂部也裝配有┌ 形角鐵,角鐵上方開有凹槽,與絲桿配套裝配的有螺母。偏心塊與┌ 形角鐵之間設有橡皮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快速安裝直線篩的絲桿,同時在使用過程中絲桿不易發(fā)生轉動,保證了直線篩的使用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A部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上附圖詳細描述實施例,
一種直線篩網地腳固定裝置,它包括篩框1,在篩框的內側底部固定有┌ 形角鐵6,角鐵上方開有凹槽,凹槽內裝配有絲桿2,絲桿底部固定有偏心塊5,篩框的內側頂部也裝配有┌ 形角鐵,角鐵上方開有凹槽,與絲桿配套裝配的有螺母4;偏心塊與┌ 形角鐵之間設有橡皮墊7。
本發(fā)明在使用時,絲桿的底部固定方式較為合理,利用絲桿底部的偏心塊來限位,保證絲桿即便發(fā)生轉動,其轉動的余量也非常有限,有效提升了直線篩內絲桿的使用效果,進而保證了直線篩的篩網3固定。
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