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車輛,尤其是涉及一種出風口風門結構和車輛。
背景技術:
1、出風口的形狀設置有格柵狀、炮筒狀以及隱藏式出風口,隱藏式出風口相比于傳統(tǒng)車在儀表板上開洞來設計空調(diào)出風口,外觀上更加簡潔、出風均勻、有效降低空調(diào)出風噪音,還可以有效降低儀表板沿車輛高度方向的高度可以為乘員提供更廣闊的駕駛視野,為車內(nèi)留有更多的活動空間。但是目前出風口布置在儀表板的腰線以下,導致隱藏式出風口布置位置過低,向上吹風時受康達效應的影響不能達到性能目標(性能目標:出風口上吹風時要達到人體額頭,最好高于額頭20mm,出風口初始吹風位置要達到人體胸部以上,最好是人體喉點位置)。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向上吹風時受康達效應的影響不能達到性能目標的技術問題。
2、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出風口風門結構,該出風口風門結構包括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上沿著車輛的高度方向間隔設置第一導風板和第二導風板,所述第一導風板和所述第二導風板之間形成送風通道,所述送風通道的一端設置出風口,所述第二導風板靠近所述出風口的端部設置導向件,所述導向件包括平直段和朝向所述第一導風板方向延伸的傾斜段,所述平直段和所述傾斜段之間具有第一夾角。
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導風板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車輛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第一段之間具有第二夾角,所述導向件設置于所述第二段的端部。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角大于所述第二夾角。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風板和所述第二導風板之間設置第三導風板,所述第一導風板和所述第三導風板之間形成第一送風通道,所述第三導風板和所述第二導風板之間形成第二送風通道,所述第三導風板的第一端與所述安裝支架連接,所述第三導風板的第二端具有與所述第二段相對應的導向斜面。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出風口風門結構還包括第一驅(qū)動件和風門組件,所述風門組件包括安裝座,所述安裝座設置在所述第三導風板的第一端,所述安裝座上設置轉(zhuǎn)軸,所述轉(zhuǎn)軸與所述第一驅(qū)動件連接,所述轉(zhuǎn)軸上設置風門,所述風門能夠轉(zhuǎn)動以選擇性地封閉所述第一送風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送風通道。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導風板沿其長度方向的一端設置凸起部,所述第二導風板通過所述凸起部與所述第一導風板連接。
8、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第一導風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殼體連接,所述第二導風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殼體連接。
9、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二驅(qū)動件和葉片總成,所述葉片總成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并與所述第二驅(qū)動件連接。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風板的外側設置第一風口飾板,所述第二導風板的外側設置第二風口飾板。
11、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輛,包括上述的一種出風口風門結構。
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出風口風門結構和車輛,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該出風口風門結構包括安裝支架,安裝支架上沿著車輛的高度方向間隔設置第一導風板和第二導風板,第一導風板和第二導風板之間形成送風通道,送風通道的一端設置出風口,第二導風板靠近出風口的端部設置導向件,導向件包括平直段和朝向第一導風板方向延伸的傾斜段,平直段和傾斜段之間具有第一夾角,風經(jīng)送風通道從出風口吹出時,在平直段和傾斜段的連接處形成渦流,進而產(chǎn)生向上的力,使向上吹出的風進一步向上,吹出,而不會因康達效應而向下回落,向上吹出的風能夠滿足性能指標。
1.一種出風口風門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上沿著車輛的高度方向間隔設置第一導風板和第二導風板,所述第一導風板和所述第二導風板之間形成送風通道,所述送風通道的一端設置出風口,所述第二導風板靠近所述出風口的端部設置導向件,所述導向件包括平直段和朝向所述第一導風板方向延伸的傾斜段,所述平直段和所述傾斜段之間具有第一夾角。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出風口風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風板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車輛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第一段之間具有第二夾角,所述導向件設置于所述第二段的端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出風口風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角大于所述第二夾角。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出風口風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風板和所述第二導風板之間設置第三導風板,所述第一導風板和所述第三導風板之間形成第一送風通道,所述第三導風板和所述第二導風板之間形成第二送風通道,所述第三導風板的第一端與所述安裝支架連接,所述第三導風板的第二端具有與所述第二段相對應的導向斜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出風口風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風門結構還包括第一驅(qū)動件和風門組件,所述風門組件包括安裝座,所述安裝座設置在所述第三導風板的第一端,所述安裝座上設置轉(zhuǎn)軸,所述轉(zhuǎn)軸與所述第一驅(qū)動件連接,所述轉(zhuǎn)軸上設置風門,所述風門能夠轉(zhuǎn)動以選擇性地封閉所述第一送風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送風通道。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出風口風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風板沿其長度方向的一端設置凸起部,所述第二導風板通過所述凸起部與所述第一導風板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出風口風門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第一導風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殼體連接,所述第二導風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殼體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出風口風門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驅(qū)動件和葉片總成,所述葉片總成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并與所述第二驅(qū)動件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出風口風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風板的外側設置第一風口飾板,所述第二導風板的外側設置第二風口飾板。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出風口風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