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毛片基地免费,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电影,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中国国产aa一级毛片,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成人不卡在线

一種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后車架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07949閱讀:39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后車架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一種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后車架部件技術(shù)領(lǐng)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折疊電動三輪車,尤其涉及可折疊電動三輪車的后車架部 件。
背景技術(shù)
[0002]隨著社會老年人口的增多,社會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老人年和殘疾人的出行 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現(xiàn)在雖然為他們開發(fā)了電動三輪車或三輪電動殘疾車,但現(xiàn) 有的電動三輪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存在如下缺陷[0003]①這些車型都是人力三輪車演變過來的,這類電動三輪車的前車架是老式跨欄 式,老年人和殘疾人的手腳都不象正常年輕人那樣靈活,上下車很不方便。[0004]②整車不具備拆疊功能,停放占地面積大,對于家住城鎮(zhèn)高層樓房的老年人來講, 電動三輪車的存放問題十分突出,尤其是沒有車庫的家庭,即使子女孝敬老人買輛電動三 輪車送給他們,老人們也不敢要,放在外面怕盜,放在家中又因體積太大,重量大沒法拿到 樓上,不能通過電梯上樓,搬運不方便。[0005]③功能單一,不具備坐躺等休閑功能,現(xiàn)有的電動三輪車的只能載人行走,當老人 感到疲勞時,不能滿足老人的坐、躺等休閑功能。[0006]④現(xiàn)有的輕便型電動三輪車只能供單人用,不適應老年接送小孩上學或帶老伴同 行要求。[0007]⑤單邊上車穩(wěn)定性不好,很容易側(cè)翻,使用安全性差。[0008]為了克服現(xiàn)有三輪電動車存在的缺陷,申請人成功研制了一種多功能可折疊雙座 三輪電動車,它具有如下特點[0009]①整車可折疊,折疊后的厚度為45毫米 50毫米,體積更小,可進電梯可[0010]進家,拖行方便,放在家中占具空間小;[0011]②上下車方便無障礙,不會產(chǎn)生側(cè)翻,確保上車和下車安全;[0012]③具有二個座位,且后面的座位可收可放,既能一人乘騎,也可二人乘坐,適應了 老年接送小孩上學或帶老伴同行的要求。[0013]④具備坐躺休閑功能,滿足了老人的坐、躺休閑要求。[0014]這種三輪電動車結(jié)構(gòu)簡單,駕駛方便、行駛安全,特別適合老人使用。連后車架部 件是這種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關(guān)鍵部件之一。實用新型內(nèi)容[001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后車架部件。[0016]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是[0017]一種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后車架部件,其特征是包括后輪、后輪架、連接橫 桿、電池框、座位耳座、車橋耳座、靠背安裝桿、后輪耳座、前靠背撐塊和撐腳套管,后輪耳座 設置在后輪架的后側(cè),車橋耳座設置在后輪架的前側(cè),連接橫桿和電池框都設置在兩后輪架之間,且連接橫桿位于電池框的上方,座位耳座和前靠背撐塊均固定在連接橫桿上,且前 靠背撐塊位于兩座位耳座之間,撐腳套管水平地固定在后輪架的下端,兩只后輪分別安裝 在后輪耳座上。[0018]有了這樣結(jié)構(gòu)的后車架部件,才能通過連接橋架與前車架部件、雙位座架部件和 折疊腳踏板部件實行聯(lián)動,電動三輪車才能實現(xiàn)折疊等四項功能。


[0019]圖1為裝有本實用新型的可折疊三輪電動車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20]圖2為圖1的立體圖;[0021]圖3為前車架部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22]圖4為前車架部件拆除轉(zhuǎn)向扶手、前輪架和前輪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23]圖5為圖4的右視圖;[0024]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25]圖7為圖6的左視圖;[0026]圖8為圖6的俯視圖;[0027]圖9為連接橋架的結(jié)構(gòu)意圖;[0028]圖10為水平桿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29]圖11為斜撐桿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30]圖12為后輪連接框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31]圖13為圖12的左視圖;[0032]圖14為雙位座架部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33]圖15為座框體、靠背鉸鏈、中心耳座和腳踏耳座掛桿組合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34]圖16為圖15的左視圖;[0035]圖17為折疊踏板部件結(jié)構(gòu)示圖;[0036]圖18為圖17的右視圖;[0037]圖19為后撐桿部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38]圖20為車輛處于休閑狀時后撐桿部件的安裝示意圖;[0039]圖21為車輛處于行走狀時后撐桿部件的安裝示意圖;[0040]圖22為后靠背部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41]圖中1-前車架部件;2_連接橋架;3_雙位座架部件;4_折疊踏板部件;架部件;6_座椅角度調(diào)節(jié)器;7_后罪背部件;8-后撐桿部件;10-轉(zhuǎn)向扶手;11_轉(zhuǎn)把固定 套;12-內(nèi)側(cè)桿;13-上橫桿;14-前輪架;15-外側(cè)桿;16-腳踏前銷;17_上耳座;18-下 耳座;19_前輪;21_水平桿;22_斜撐桿;23_后輪連接框;211_前鉸接孔;212_后鉸接 孔;213-中部鉸接孔;221_單桿體;222-U形耳座;223_上鉸接孔;224_下鉸接孔;231_前 耳座;232_連接塊;233_后輪架耳座;234_前組鉸接孔;235_后組鉸接孔;236_連接孔; 30-主座板;31_座框體;32_靠背鉸鏈;33_前靠背;34_靠背撐桿;35_中心耳座;36_腳踏 耳座掛桿;37_腳踏銷孔;38_后車架連接孔;39_縱向桿;41_左踏板;42_右踏板;43_連接 桿;44_前支承孔;45_后支承孔;46_掛桿;47_后銷;50_后輪;51_后輪架;52_連接橫桿; 53-電池框;54-座位耳座;55-車橋耳座;56-靠背安裝桿;57-后輪耳座;58-前靠背撐塊;59-撐腳套管;71_靠背框;72_后靠背;73_頭枕;74_轉(zhuǎn)動扶手;81_配合管體;82_撐腳管 體;83_腳套;84_定位珠;85_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42]
以下結(jié)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43]如圖1是裝有本實用新型的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包括前車架部件1、連接橋架 2、雙位座架部件3、折疊踏板部件4、后車架部件5、座椅角度調(diào)節(jié)器6、后靠背部件7和后撐 桿部件8。[0044]所述前車架部件I包括轉(zhuǎn)向扶手10、轉(zhuǎn)把固定套11、內(nèi)側(cè)桿12、上橫桿13、前輪架 14、外側(cè)桿15、腳踏前銷16、上耳座17、下耳座18和前輪19,前輪架14的轉(zhuǎn)向軸通過鋼球 套裝在轉(zhuǎn)把固定套11中,轉(zhuǎn)向扶手10與前輪架14的轉(zhuǎn)向軸固定連接,前輪19安裝在前輪 架14下端的U形架上,轉(zhuǎn)把上耳座17和下耳座18分別設置在轉(zhuǎn)把固定套11后側(cè)的上端 和下端,由內(nèi)側(cè)桿12、上橫桿13和外側(cè)桿15組成的兩個腳踏前掛架分別固定在轉(zhuǎn)把固定 套11的左右兩側(cè)上,內(nèi)側(cè)桿12的上端固定在轉(zhuǎn)把固定套11的上端,上橫桿13 —端固定在 轉(zhuǎn)把固定套11的下端,另一端固定在內(nèi)側(cè)桿12上,外側(cè)桿15的上端固定在內(nèi)側(cè)桿12上, 外側(cè)桿15和內(nèi)側(cè)桿12的下端平齊,腳踏前銷16水平地安裝在外側(cè)桿15和內(nèi)側(cè)桿12的下 端,兩根內(nèi)側(cè)桿12之間形成的開檔尺寸能滿足前輪架14的轉(zhuǎn)向要求。[0045]所述連接橋架2包括水平桿21、斜撐桿22和后輪連接框23,在水平桿21的兩端 分別設有前鉸接孔211和后鉸接孔212,在前鉸接孔211和后鉸接孔212之間設有中部鉸接 孔213 ;所述斜撐桿22由單桿體221和U形耳座222組成,單桿體221設置在U形耳座222 的上端,在單桿體221的上端設有上鉸接孔223,在U形耳座222的下端設有下鉸接孔224 ; 所述后輪連接框23由前耳座231、連接塊232和后輪架耳座233組成,在前耳座231上設有 前組鉸接孔234和后組鉸接孔235,前組鉸接孔234與斜撐桿22的U形耳座222上的下鉸 接孔224鉸連接,后組鉸接孔235與水平桿21上的中部鉸接孔213鉸連接,在后輪架耳座 233的末端設有與后輪架鉸接的連接孔236。[0046]所述雙位座架部件3包括主座板30、座框體31、靠背鉸鏈32、前靠背33、靠背撐桿 34、中心耳座35、腳踏耳座掛桿36、腳踏銷孔37和后車架連接孔38,前靠背33通過靠背鉸 鏈32設置在座框體31的上端面上,靠背撐桿34設置在前靠背33的背面,當前靠背33水 平放置時作為第二座板,當前靠背33由靠背撐桿34撐起時,則作為主座板30的靠背,中心 耳座35和腳踏耳座掛桿36設置在座框體31的縱向桿39的下端面上,且中心耳座35位于 兩腳踏耳座掛桿36之間,后車架連接孔38開設在座框體31的后端管體上,在腳踏耳座掛 桿36的下端開設腳踏銷孔37,中心耳座35為雙位座架部件3的前連接點,后車架連接孔 38是雙位座架部件3的后連接點。[0047]所述折疊踏板部件4包括左踏板41、右踏板42、連接桿43、前支承孔44、后支承孔 45、掛桿46和后銷47,左踏板41和右踏板42由連接桿43固定連接成一體,在左踏板41和 右踏板42的前端設有前支承孔44,在左踏板41和右踏板42的后端設有后支承孔45,前支 承孔44的軸線與后支承孔45的軸線平行,后銷47套裝在后支承孔45內(nèi),后銷47水平地 固定在掛桿46的下端。[0048]所述后車架部件5包括后輪50、后輪架51、連接橫桿52、電池框53、座位耳座54、車橋耳座55、靠背安裝桿56、后輪耳座57、前靠背撐塊58和撐腳套管59,后輪耳座57設置 在后輪架51的后側(cè),車橋耳座55設置在后輪架51的前側(cè),連接橫桿52和電池框53都設 置在兩后輪架51之間,且連接橫桿52位于電池框53的上方,座位耳座54和前靠背撐塊58 均固定在連接橫桿52上,且前靠背撐塊58位于兩座位耳座54之間,撐腳套管59水平地固 定在后輪架51的下端,兩只后輪50分別安裝在后輪耳座57上。[0049]所述后靠背部件7包括靠背框71、后靠背72和頭枕73,后靠背72和頭枕73均固 定在靠背框71上,且頭枕73位于后靠背72的上方,在靠背框71的兩側(cè)設有轉(zhuǎn)動扶手74, 在靠背框71后設有購物袋。[0050]所述后撐桿部件8由配合管體81、撐腳管體82、腳套83、定位珠84和彈簧85組成, 在配合管體81上沿長度方向間隔地設有兩個由定位珠84和彈簧85組成的定位結(jié)構(gòu),定位 珠84的分布方位與撐腳管體82的彎曲方向相同,且兩只定位珠84的分布方位成180°。[0051]各部件的連接關(guān)系如下[0052]前車架部件I上的上耳座17與連接橋架2的斜撐桿22上端鉸連接,下耳座18與 水平桿21前端鉸連接,連接橋架2的后輪連接框23上的兩個后輪架耳座233與后車架部 件5上的兩個車橋耳座55與鉸連接,連接橋架2的水平桿21的后端與雙位座架部件3上 的中心耳座35鉸連接,雙位座架部件3的座框體31的后端管體與后車架部件5的座位耳 座54鉸連接,后靠背部件7通過座椅角度調(diào)節(jié)器6安裝在后車架部件5的靠背安裝桿56 上,折疊踏板部件4前端套裝在前車架部件I上的腳踏前銷16上,折疊踏板部件4的活動 掛桿46的上端與雙位座架部件3的腳踏耳座掛桿36下端鉸連接。[0053]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當單人騎時,將雙位座架部件3上的前靠背33翻開,用前 靠背33后面的靠背撐桿34撐在后車架部件5的前靠背撐塊58上,當乘坐者覺得比較累, 想躺一會兒時,則需將前靠背33放平,通過座椅角度調(diào)節(jié)器6將后靠背部件7向后仰,使雙 位座架部件3的主座板30、前靠背33、后靠背72和頭枕73形成躺椅狀,為了防止人躺下時 整車向后翻,應將后撐桿部件8的撐腳管體82下端的腳套83著地。[0054]當雙人座時,則將前靠背33放平即可,駕駛者坐在主座板30上,前靠背33是隨 乘者的座位,后靠背72是隨乘者的靠背,后靠背72的角度通過座椅角度調(diào)節(jié)器6可在 90° 150°范圍內(nèi)任意調(diào)節(jié)。[0055]當騎到家后,只要抓住雙位座架部件3的主座板30的前端向后拉,則前車架部件1、連接橋架2和折疊踏板部件4則會同步繞后車架部件5的車橋耳座55翻轉(zhuǎn)折疊,使前車 架部件I貼近后車架部件5,能使總長度達1500毫米縮小到450毫米以內(nèi),此時只有兩只后 輪著地,駕駛者拉住主座板30背面把手柄就能折疊后的整車拉進車庫或家中,然后放在家 中,占用的空間不大,即使住在高層住宅也不必擔心,折疊后的整車能進電梯,仍能輕松地 放到家中。
權(quán)利要求1. 一種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后車架部件,其特征是包括后輪(50)、后輪架(51)、 連接橫桿(52)、電池框(53)、座位耳座(54)、車橋耳座(55)、靠背安裝桿(56)、后輪耳座 (57),前靠背撐塊(58)和撐腳套管(59),后輪耳座(57)設置在后輪架(51)的后側(cè),車橋耳座(55 )設置在后輪架(51)的前側(cè),連接橫桿(52 )和電池框(53 )都設置在兩后輪架(51)之間,且連接橫桿(52)位于電池框(53)的上方,座位耳座(54)和前靠背撐塊(58)均固定在連接橫桿(52)上,且前靠背撐塊(58)位于兩座位耳座(54)之間,撐腳套管(59)水平地固定在后輪架(51)的下端,兩只后輪(50)分別安裝在后輪耳座(57)上。
專利摘要一種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后車架部件,包括后輪、后輪架、連接橫桿、電池框、座位耳座、車橋耳座、靠背安裝桿、后輪耳座、前靠背撐塊和撐腳套管,后輪耳座設置在后輪架的后側(cè),車橋耳座設置在后輪架的前側(cè),連接橫桿和電池框都設置在兩后輪架之間,且連接橫桿位于電池框的上方,座位耳座和前靠背撐塊均固定在連接橫桿上,且前靠背撐塊位于兩座位耳座之間,撐腳套管水平地固定在后輪架的下端,兩只后輪分別安裝在后輪耳座上。有了這樣結(jié)構(gòu)的后車架部件,才能通過連接橋架與前車架部件、雙位座架,也才能安裝后撐桿部件,使電動三輪車實現(xiàn)折疊等四項功能。
文檔編號B62K11/02GK202827936SQ20122052357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0月12日
發(fā)明者王為忠, 戴長新 申請人:常州美澳交通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