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救援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從陸地向深海開發(fā)資源及國際運輸?shù)牟襟E加快,海水發(fā)電、海洋油汽開發(fā)等作業(yè)平臺及船舶防止人員墜落與搶救落水人員的設備的重要性被高度關注。
2、目前,在應急救援中,傳統(tǒng)的救援設備往往面臨諸多限制,例如普通救援板只能在水上使用,缺乏在陸地移動的能力,這極大的限制了救援設備在多變環(huán)境下的靈活性,當出現(xiàn)需要從水中轉移到陸地進一步救助的情況時,傳統(tǒng)的救援設備不能在水陸環(huán)境中自由切換。此外,在冷水環(huán)境中,落水人員容易因長時間處于低溫環(huán)境下而發(fā)生失溫癥,當出現(xiàn)此種情況時,及時升溫是至關重要的措施,但傳統(tǒng)救援裝置通常無法及時提供升溫措施。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基于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該救援裝置能夠在水陸兩種環(huán)境中自由移動,并能夠提供及時升溫的功能,幫助落水人員迅速回暖,從而加快身體恢復的速度,避免因長時間處于冷水中導致得失溫癥。
2、其具體技術方案為:
3、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包括:頂部漂浮板、底部漂浮座、可折疊帳篷布、加熱裝置、驅動裝置、限位機構和水陸兩棲輪;可折疊帳篷布的兩端分別與頂部漂浮板和底部漂浮島相連;加熱裝置設置在頂部漂浮板上;水陸兩棲輪安裝在底部漂浮島的兩側,底部漂浮島為中空腔體,驅動裝置設置在底部漂浮島內,且驅動裝置為水陸兩棲輪提供動力;限位機構包括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限位桿和固定螺母,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分別設置在頂部漂浮板和底部漂浮島的側壁,限位桿的兩端分別設有外螺紋,限位桿依次穿過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并通過固定螺母固定。
4、另外,本發(fā)明提供的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放置槽和安裝板;放置槽設置在頂部漂浮板的頂面,且放置槽的內壁設有梯形凸塊;安裝板嵌入放置槽內,安裝板的側壁設有梯形凹槽,且梯形凸塊嵌入梯形凹槽內。
6、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加熱裝置包括:加熱墊、溫度傳感器、控制器和蓄電池,蓄電池安裝在放置槽內,加熱墊固定在安裝板的頂面,加熱墊內設有電阻絲,溫度傳感器設置在加熱墊的底部,且控制器設置在頂部漂浮板上。
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讓位槽和牽引鉤;讓位槽設置在底部漂浮座的一側;牽引鉤固定在讓位槽內。
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放置槽內設有防水硅膠圈。
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頂部漂浮板的兩側分別設有擋欄。
1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頂部漂浮板和底部漂浮座均采用固體浮力材料制成。
1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牽引鉤為被動牽引底部漂浮島,底部漂浮島內的驅動裝置為主動行走牽引。
12、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至少兩個驅動鏈輪、至少兩個轉軸和至少兩個鏈條,轉軸的兩端分別與底部漂浮島兩側的水陸兩棲輪相連,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在底部漂浮島內,驅動鏈輪分別套設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和轉軸的外側,鏈條分別繞設在相鄰的兩個驅動鏈輪的外側,從而使驅動電機提供動力并通過驅動鏈輪和鏈條配合傳動,進而驅動至少兩組水陸兩棲輪同步轉動。
13、本發(fā)明的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
14、1.在救援時,通過加熱裝置使救援裝置快速升溫,幫助落水人員迅速回暖,從而加快身體恢復的速度,避免因長時間處于冷水中導致得失溫癥。且通過驅動裝置為水陸兩棲輪提供動力,使救援裝置不僅能夠在水中漂浮移動,還能夠自主行駛,從而便于快速轉移受困人員,進而提升救援效率。
15、2.通過使用水陸兩棲輪使救援裝置能夠自由從水中切換到陸地上移動,從而擴大了救援裝置的適用范圍。
16、3.當進行陸地救援時,可折疊帳篷布的設計能夠為遇難者提供臨時的遮蔽所,并配合加熱裝置能夠快速提升遇難者在寒冷環(huán)境下的體感溫度。
1.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頂部漂浮板、底部漂浮座、可折疊帳篷布、加熱裝置、驅動裝置、限位機構和水陸兩棲輪;所述可折疊帳篷布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頂部漂浮板和底部漂浮島相連;所述加熱裝置設置在所述頂部漂浮板上;所述水陸兩棲輪安裝在所述底部漂浮島的兩側,所述底部漂浮島為中空腔體,所述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底部漂浮島內,且所述驅動裝置為所述水陸兩棲輪提供動力;所述限位機構包括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限位桿和固定螺母,所述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分別設置在所述頂部漂浮板和底部漂浮島的側壁,所述限位桿的兩端分別設有外螺紋,所述限位桿依次穿過所述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并通過固定螺母固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放置槽和安裝板;所述放置槽設置在所述頂部漂浮板的頂面,且所述放置槽的內壁設有梯形凸塊;所述安裝板嵌入所述放置槽內,所述安裝板的側壁設有梯形凹槽,且所述梯形凸塊嵌入所述梯形凹槽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墊、溫度傳感器、控制器和蓄電池,所述蓄電池安裝在放置槽內,所述加熱墊固定在所述安裝板的頂面,所述加熱墊內設有電阻絲,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加熱墊的底部,且所述控制器設置在所述頂部漂浮板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讓位槽和牽引鉤;所述讓位槽設置在所述底部漂浮座的一側;所述牽引鉤固定在所述讓位槽內。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內設有防水硅膠圈。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漂浮板的兩側分別設有擋欄。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漂浮板和底部漂浮座均采用固體浮力材料制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鉤為被動牽引底部漂浮島,所述底部漂浮島內的驅動裝置為主動行走牽引。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陸兩棲應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至少兩個驅動鏈輪、至少兩個轉軸和至少兩個鏈條,轉軸的兩端分別與底部漂浮島兩側的水陸兩棲輪相連,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在底部漂浮島內,驅動鏈輪分別套設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和轉軸的外側,鏈條分別繞設在相鄰的兩個驅動鏈輪的外側,從而使驅動電機提供動力并通過驅動鏈輪和鏈條配合傳動,進而驅動至少兩組水陸兩棲輪同步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