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客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全封閉式空調客車,尤其是一種高速智能客車。
現有技術中,隨著高速公路的發(fā)展,各種中、高速客車結構各異,各有所長,通常采用全封閉式空調豪華型客車,客車前端大多為垂直于地面的高風阻平頭樣式,考慮風阻因素,通常需高強材料作風擋,而且受空氣升力的作用,地面附著力差,易產生顫動和震動,還影響轉向的靈敏度、延長制動距離,耗能大;車上的窗玻璃由數塊組成,影響乘客的視覺和車體整體美觀,增大噪聲;同時客車非手機通訊與外界中斷,只有采用播放錄像、音樂消磨時光。大型客車還由于加長在轉彎和夜晚不便觀察,存在諸多缺陷。中國專利97226744公開的“輕型客車”和97237058公開的“一種新型公交客車”均對客車的構造進行改進,仍存在上述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構思新穎、結構明快、降低風阻,減少噪聲,節(jié)能,具有接收發(fā)出處理信息功能的智能客車。
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方案實現一種客車,包括車身、發(fā)動機、空調裝置、輪胎,其特征在于車頭部設計為流線型坡度狀,底部凹進為圓滑弧形其上設置進風窗和風量調節(jié)斜片;車身前面板上設置螺陀形進風欄柵;車身兩外側設置通長玻璃;車頂后部還設置小型拋物面天線與車內設置的接收裝置連接;車前風擋兩側部設置同基座后視和前下視鏡;后面板中上端安裝傳感裝置駕駛室顯示屏連接;車身頂部設置與車頂表面相平的安全出口。車身底部設置大幅面底罩。車身兩側面下部均勻設置發(fā)光裝置。所述的傳感裝置包括廣角視頻攝像鏡頭和物距探頭。所述的發(fā)光裝置為側燈或/和夜光漆圖案。所述的通長玻璃為碳素鋼玻璃或夾膠強化安全玻璃。
本實用新型構思新穎,主要從改善客車的外形結構入手,大大降低風阻,減少噪聲、節(jié)約能耗,在車身兩側均勻設置發(fā)光裝置,作轉向閃光、警示和增加美感作用,還增設小型拋物面天線裝置,能動態(tài)適時接收或發(fā)出通訊信息,還可設置電腦處理裝置,適時反映提示控制本車各方面情況;接收外界信息和向車外發(fā)送訊息。實現客車的智能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外觀結構示意主視圖。
圖2是
圖1后視圖。
圖3是
圖1的左視圖。
圖4是
圖1的右視圖。
圖5是
圖1的俯視圖。
圖6是
圖1的仰視圖。
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客車頭部為低風阻圓弧坡度1形狀,客車前面板與車底面角度約45度,底部凹進為圓弧形2其上設置進風窗3和風量調節(jié)斜片;車身前面板上設置螺陀形進風欄柵4,調節(jié)客車進風量外,在視覺方面有前進動感。車身兩側面上部設置通長矩形整塊碳素鋼化玻璃5,車頂上還設置與頂板相平高度的安全出口門9,底部設置大幅面底罩10,護板的尾部開有發(fā)動機散熱的通風孔,以改善車表面結構,使其更趨平滑、降低風阻、節(jié)省能耗和減少噪聲;車身兩側下部均勻設置側燈11和夜光漆矩形圖案12,側燈11的開關由方向控制,可作轉向指標和安全警示,夜光漆矩形圖案12作美化同時,夜晚配合側燈11作警示之用。同時改傳統(tǒng)的雙雨刮為單雨刮13,減少噪音和油耗、且美觀、簡潔。車頂后部設置小型拋物面天線6與車內接收裝置和電腦處理裝置連接,能動態(tài)、適時接收或發(fā)出通訊、信息和反映提示控制本車機械、電器運轉情況,實現客車智能,由于整長窗玻的設置,改后視鏡為同基座雙視鏡7,使后視和前下視于一體,直觀、方便。車后部中上端安裝傳感裝置8,包括廣角視頻攝像鏡頭和物距探頭,與駕駛室顯示屏連接,可清楚觀察車后情況。并自動向車內駕駛人員提示與其它靠近物的間距,超過了安全界線的報警信號。14為輪胎。15為車門。
權利要求1.一種客車,包括車身、發(fā)動機、空調裝置、輪胎,其特征在于車頭部設計為流線型坡度狀(1),底部凹進為圓弧形(2)其上設置進風窗(3)和風量調節(jié)斜片;車身前面板上設置螺陀形進風欄柵(4);車身兩外側設置通長玻璃(5);車頂后部還設置小型拋物面天線(6)與車內設置的接收裝置連接;車前風擋兩側部設置同基座后視和前下視鏡(7);后面板中上端安裝傳感裝置(8)與駕駛室顯示屏連接;車身頂部設置與車頂表面相平的安全出口(9)。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車身底部設置大幅面底罩(10)。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車身兩側面下部均勻設置發(fā)光裝置(11、1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感裝置包括廣角視頻攝像鏡頭和物距探頭。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客車,其征在于所述的發(fā)光裝置(11、12)為側燈(11)或/和夜光漆圖案(12)。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長玻璃為碳素鋼玻璃或夾膠強化安全玻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全封閉式空調客車,尤其是一種中、高速智能客車,從改善客車的外型結構入手,將車頭部設計為流線型坡度狀,車身雙側設置通長整體玻璃,用于降低風阻,減少噪聲、節(jié)約能耗;還設置小型拋物面天線,實現通訊智能化。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實施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B62D47/00GK2443903SQ9924162
公開日2001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11月19日
發(fā)明者柯獵奇 申請人:柯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