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傳感器領域,具體是一種穩(wěn)固支撐的傳感器支架。
背景技術: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大氣污染呈現多發(fā)性和影響區(qū)域性的特點,大氣質量檢測的需求日益提高。目前對于大氣污染物的檢測方式為各個檢測地點建設氣象站,并將氣體傳感器通過傳感器支架安裝在氣象站的頂棚上,后借助物聯網和在線檢測技術對監(jiān)測區(qū)域內的環(huán)境氣體進行檢測,實現大氣污染的聯防聯控?,F有傳感器支架主要包括固定座以及固定支架,固定座環(huán)套并固定伸出屋頂的氣體傳感器,并且固定座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的下端通過膨脹螺釘等結構與氣象站頂棚相連接。但是現有的傳感器支架大都只能固定一個傳感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穩(wěn)固支撐的傳感器支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穩(wěn)固支撐的傳感器支架,包括墻體、氣體傳感器、預制板、上固定板、斜向支撐柱和側邊支柱,所述預制板安裝在墻體上,預制板與墻體的中間均設有若干個通孔,通孔內設有穿墻套管,所述預制板的左右兩側均設有一組側邊支柱,兩個側邊支柱為一組,側邊支柱的下端固定安裝在預制板上,且側邊支柱靠近預制板邊緣的一側設有斜向支撐柱,斜向支撐柱的底邊設有連接板,連接桿的中間設有安裝孔,安裝孔內安裝有緊固螺栓,緊固螺栓穿過預制板并與墻體連接,斜向支撐柱的上端固定連接在側邊支柱上;所述側邊支柱的上端安裝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上對應預制板上的安裝孔也設有通孔,通孔內安裝有上套管。
進一步的:所述斜向支撐柱與水平面所夾銳角為45-75°。
進一步的:所述氣體傳感器自上而下依次穿過上套管與穿墻套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置的側邊支柱和斜向支撐柱能夠增加支架的穩(wěn)固程度,從而為傳感器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穿墻套管與墻體之間設有密封膠圈,從而提高墻體的防水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穩(wěn)固支撐的傳感器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一種穩(wěn)固支撐的傳感器支架,包括墻體1、氣體傳感器8、預制板2、上固定板7、斜向支撐柱5和側邊支柱6,所述預制板2安裝在墻體1上,預制板2與墻體1的中間均設有若干個通孔,通孔內設有穿墻套管9,所述預制板2的左右兩側均設有一組側邊支柱6,兩個側邊支柱6為一組,側邊支柱6的下端固定安裝在預制板2上,且側邊支柱6靠近預制板2邊緣的一側設有斜向支撐柱5,斜向支撐柱5的底邊設有連接板4,連接桿4的中間設有安裝孔,安裝孔內安裝有緊固螺栓3,緊固螺栓3穿過預制板2并與墻體1連接,斜向支撐柱5的上端固定連接在側邊支柱6上,且斜向支撐柱5與水平面所夾銳角為45-75°;所述側邊支柱6的上端安裝有上固定板7,上固定板7上對應預制板2上的安裝孔也設有通孔,通孔內安裝有上套管10,氣體傳感器8自上而下依次穿過上套管10與穿墻套管9;使用時,將不同型號的氣體傳感器分別插入到不同的穿墻套管9內即可,穿墻套管9與墻體1之間設有密封膠圈,從而提高墻體1的防水性能。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